谁向崔氏“第一推动力”说不——没有比“绝对真空”更有力(广义地震学•空间决定论•第03章)


 

 

上述我们一起探讨了“第一推动力”的性质,即它是一种“非物质力”;下面我们再一起研讨一下“非物质力”又是如何、怎样、转化成传统哲学、现代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形式的。诚然,这种物质具有“绝对物质”或“史前物质”的性质,表现为它是“物质之初”,传统哲学、现代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是由它转化。诚然,要想把这样的一个过程阐述出来、解释清楚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绝对空间”如何产生“第一推动力”,也关系到“第一推动力”又是如何、怎样转化成“绝对物质”或“史前物质”的。笔者以为,“绝对物质”或“史前物质”是由“第一推动力”通过“逆变”的方式转化而来。作者凭什么说?有根据吗?当然。本章我们一起研讨一下这个问题。

 

 

01节·物质力与非物质力在空间中得到统一

 

上述已经讲到,力有两种,一种叫物质力,一种叫非物质力(以下简称非物力)。所谓物质力,是指因物质的运动而产生的力;所谓非物力,是指从绝对空间里产生出来的力。这样,物质力与非物力便有了来源的不同。如此,是否就可以说,由于来源不同,力的本质也就有所不同了呢?否,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为什么是否定的而非肯定的?我的回答是,就因为无论力的来源如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力都产生于空间,并能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里发挥作用;离开了一定的空间,力的一切性质都会消失。这样,物质力与非物力便在空间中得到统一。

 

01·在“相对空间”力是一切物质运动的产物

 

在现代物理学上,力无疑是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物质运动的结果。大家是知道的,在微观世界里,力是量子运动的结果。那么,在宏观或相对宏观的世界呢?毫无疑问,力同样是“量子”运动的结果,所不同的是,它是宏观或相对宏观世界的量子而非微观世界里的量子——星球、星系。谁能说宏观或相对宏观意义上的星球、星系不是一定层次与意义上的“量子”?无非是这种“量子”比微观或相对微观里的量子之质量要大些罢了,但其运动状态是相似的。

曾几何时,“物质波理论”的创始人德布罗意就曾经隐射微观物体与宏观物体在运动状态上有相似性的问题,并主张须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推广到一切物质粒子。晚年他在回忆中曾如是说:“……经过长期的孤寂的思索之后,在1923年,我蓦然想到:爱因斯坦在1905年间作出的发现,应当加以推广,使它扩展到包括一切物质粒子,尤其是电子。”可以肯定,他当时还没有想到把它拓展到宏观世界,但同样可以肯定,他讲的“一切”有可再拓展意义。

如此,笔者想说明什么?笔者想说的是,在我们所了解和认识的这个具有现实意义上的世界上,力统统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即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现实力均因物质的运动而产生,无论它是存在于微观世界里的力还是存在于宏观世界里的力,甚至连存在于宇观世界里的力也不例外。请问,不运动的物体能够产生力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了。但是笔者又不能不说的是,如果离开了一定形式与意义上的空间,力就不可能产生出来,即世界上没有不产生于空间的力。

大家知道,在“万有引力原理”中就有“……引力与两物体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描述。试问,“距离”是一种什么东西?当然是空间了。也就不要说,刻普勒的“行星三定律”均与空间产生联系。以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力的产生、大小、作用点、作用方向等均与一定的空间有联系,而且还必须得通过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计算才能得到“行星三定律”。而事实上是,力不仅与“相对空间”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也与上述之“绝对空间”产生必然的联系。

 

02·在“绝对空间”力就体现为“第一推动力”

 

笔者以为,“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既有区别,亦有联系。说两者是有区别的,是说前者是有物质的、具体的和有所指的,而后者则是非物质的、非具体的和非有所指的;说两者是有联系的,是说无论是“相对空间”还是“绝对空间”,它们都是无色无味,无情无欲,无大无小,无始无终,无穷无尽,无经无纬,无维无度的东西。也正是由于如此,一个无色无味,无情无欲,无大无小,无始无终,无穷无尽,无经无纬,无维无度的空间能够包容宇宙万物。

什么意思?就是说,正是由于空间连一点点的色味、情欲、大小、始终、穷尽、经纬、维度都没有(无私),使宇宙万物得以生,并使宇宙万物有了存在、运动、转化的可能。而从这个意义上说,空间确实有宇宙万物之母腹的性质与意义。但是,几乎令所有的哲学家、思想家、理论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空间所具有的这些优良品质却几乎被他们给忽略掉了,甚至包括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内。虽然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空间”是“道之用”的意思的表达。

请问,老子有“道就是空间”或“空间就是道”的意思表述吗?当然没有了。反正笔者还没有发现,不知读者是否有过这方面的发现。当然,老子也就更不会有关于“物质力”与“非物力”正是在“空间”中得到统一的表达。不仅如此,笔者甚至还认为,在这个“绝对空间”中,力本质体现“第一推动力”。为什么?就因为在色味、情欲、大小、始终、穷尽、经纬、维度等均没有的空间里,没什么东西可产生,而只有力,而这个力当然就是“第一推动力”。

笔者以为,所谓“绝对真空”与所谓“第一推动力”其实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表现为:如果没有“绝对真空”的存在,也就不会有“第一推动力”;反之,“第一推动力”也只能从这个“绝对真空”里产生出来,因为“第一推动力”不会从尚没有物质的地方产生出来。不妨设想,一个尚未没有物质产生、存在的世界里又怎么会有“物质力”?当然没有了。于是,又有问题需要解释清楚,那就是“第一推动力”是如何从“绝对空间”那里产生出来的。

 

 

02节·没有比“绝对真空”更有力

 

上述仅仅是对什么是“绝对空间”和“绝对空间”的本质做了些少许的比较,可以说还没有把“第一推动力”是如何产生于“绝对空间”的问题给大家彻底阐释清楚。笔者以为,传统哲学、物理学之所以至今也搞不清楚物质究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只知道力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却不知力也可以产生于非物质空间,而且还是“第一推动力”。如果要问为什么?因为力不是别的东西,正是我们这个宇宙万物之父本。什么是“父本”?当然可以理解为是我们所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和我们所不了解和不认识的那个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根本。

 

01·没有比“什么都没有”的真空更可怕

 

读者肯定会问,一个“什么都不是”和“什么都没有”的空间又怎么能产生出所谓“第一推动力”来?难道力是一种可以“无中生有”的东西?是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是因为,没有比一个“什么都不是”和“什么都没有”的空间更可怕的事情了。诚然,作者还不能拿上述之描述作为“第一推动力”产生于“绝对空间”的证据,因为,到此为止,笔者也没有把这个“绝对空间”为什么能产生“第一推动力”的问题给大家从根本上讲出来,更不要说讲清楚了。

其实,笔者之所以会采用这种叙述方式,就因为这其中的道理十分地简单,所谓大道至简者也。现在我们不妨先假设有一种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的空间存在。请问,一个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的空间是什么空间?比如,在这种空间里,没有任何形式与意义上的空气,没有任何形式与意义上光线,没有任何形式与意义上的温度,没有任何形式与意义上的色彩,没有任何形式与意义上的声音。总之一切都没有。试问,这样的空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空间呢?

首先,可以肯定,在这样的一种空间里人类是活不下去的。那么,在这样的一种空间里宇宙万物能否“活”得下去?当然,依然肯定,它们同样也“活”不下去也。或许又有人会说了,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笔者再讨论上述又有什么意义?当然有意义了,而这个意义不是别的,正是比“上都有”和“什么都是”世界更可怕。读者不妨试想一下,一个连什么都没有的空间还不够可怕?可怕在哪里?可怕就可怕在,它正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真空!

毫无疑问,上述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真空。当然,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什么都没有”的真空。更毫无疑问的是,这种真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不会有的,也是做不到、实现不了的一种真空状态。换言之也就是说,爱因斯坦的那个“光速不变原理”只有在这种真空状态下才会有。而从这个意义上说,爱因斯坦所讲的“真空”和他的“光速不变原理”统统是一种假设而已。再换言之也就是说,若爱因斯坦能指出上述真空,其相对论就变成绝对论了。

 

02·没有比“什么都没有”的真空更有力

 

很可惜,爱因斯坦未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没能写出绝对论。试问,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相对性、相对论是怎么产生的?有相对为什么没有绝对?有相对论为什么没有绝对论?这符合辩证法吗?这符合对称律吗?可以肯定,均不符合也符合不了。读者千万不要忘记,绝对是相对的前提,绝对论是相对论的前提。爱因斯坦为何要杜撰出一个“光速不变原理”?因为若没有一个“不变光速”的绝对的存在,就无法考量“水星近日点的涌动”每世纪有多少误差。

那么,在我们所了解和认识的这个世界上有无绝对、不变的东西?当然有,而它不是别的,正是空间。如此,作者是否在说,只有空间是绝对、不变的?只有“绝对空间”才是“绝对论”的研究对象?是的。这是因为,空间不是别的,正是宇宙万物之母腹。那么,有无宇宙万物之父本?当然有,而它不是别的,正是笔者着力在向广大读者做着介绍的这个“第一推动力”者也。反之也就是说,我的“绝对论”是建立在“绝对空间”和“第一推动力”之基础上。

再反言之也就是说,人们要想把宇宙万物究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问题搞清楚,除了需要搞清楚“绝对空间”是宇宙物质之母腹,还需要搞清楚“第一推动力”是宇宙万物之父本的道理。宇宙万物显然无法从一个只有母体而没有父本或只有父本而没有母体的世界里产生出来。如此这般作者又怎么解释是先有“绝对空间”之母体,还是先有“第一推动力”之父本的?我的回答是,同时。什么意思?就是说“绝对空间”和“第一推动力”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大家知道,在现实的物理条件下,所谓真空是指物质、空气等均被抽出来的一种空间形式;大家又知道,一旦把物质、空气等都抽出,那么那个被抽去了物质、空气的空间就会产生一种急剧向内收缩的力!但是,读者千万不要忘记,那只是一种由人类生产出来的“真空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绝对的“真空器”。但是,笔者在上述阐释的那种真空不同,它可是一种真正意义、绝对意义上的真空啊!而在这样一个真正、绝对意义的真空里,什么力不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