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同学范兴运讲述人民总理温家宝


温总理同学范兴运讲述人民总理温家宝

         

 图为温家宝总理与决策内参通讯高级顾问范兴运在京合影
 
 
 
范兴运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北京地质学院(今为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11603班,曾与温家宝同班学习、同室生活五年。学生时代的温家宝,生活朴实,衣着无华。学习刻苦,品学兼优,各门功课多是5分优秀(5分制)。温家宝天生聪颖,记忆力极强。听课笔记,有条不紊,字迹端庄秀丽,非速记也能够记录老师的快速口述。温家宝和范兴运是同桌,教范兴运快速记录的方法,后来范兴运当新闻记者,受益匪浅。范老谈起当年与温总理相处的往事,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在校期间,我和温家宝等同学,有幸近距离见过伟人毛泽东。大学本科毕业,我分配贵州工作,温家宝留校读研究生(后分配甘肃工作)。临别温家宝签名赠我方志敏著《可爱的中国》一书作念。这本书伴随我走上云贵高原,走遍大江南北和大半中国。中国可爱,可爱的中国!五载同窗一世情,这本书和温家宝的赠言,奠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
温家宝是一个重情义的人。温家宝亲临灾区指挥抗灾抢险,真情实意地慰问灾区群众,世人有目共睹。有些鲜为人知的“小事”,也可以见其高风亮节和大家风范。
大学毕业几十年后,在北京同学聚会,温家宝有时间也一定以同学身份(不带警卫人员)到会。有一次我在京电话问道:“家宝,同学聚会你去吗?”答:“去!”专车先行到达。有个同学的夫人是工人,没有参加(列席)聚会,温家宝独自步行到家看望了她,谈话40分钟。有一次温家宝在河南某地考察,得知一位在四川工作的同学老家就在此地,特意去看望其身为农民的父母(《洛阳电视报》)。国务院警卫执勤的战士和我说过温家宝:“首长很好,平易近人,上下班不让接送。我们在岗上下不来,首长还亲自给我们送茶水呢!”
温家宝是天津市人,从小生活在城市,而对农村、农业、农民情有独钟。上世纪六十年代,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生活极端困难。温家宝和同学们在京郊平西府村参加劳动,体验农村生活,和农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给村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十多年后,同学们回京聚会,专程到平西府村回访。当年的房东李淑兰大嫂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还能够在一张当年拍摄很小的黑白旧照片上准确地叫出陈朝胡、范兴运、温家宝等人的名字,记忆太深刻了!老人指着照片说:“你们在我家住,扫地、担水,温家宝的肩膀都磨破了。”(北京《风云》杂志)
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而今,温家宝已经从一个风华正茂、温文尔雅的大学生成为泱泱大国日理万机的总理。有一次温家宝在京见到我在中共伊川县委工作的儿子范校伟、女儿范慧娟,二话没说,开口就问:“县里如何减轻农民负担?”由此可见,民生问题在大国总理温家宝心中是占有多么举足轻重的分量啊!
老百姓的嘴,是无字的碑。我采访走过大半中国,人们都说人民总理温家宝,关注民生,心里总是装着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