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500强万向集团


  关键字:2009年中国制造业500强,2009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制造业500强,2009制造业500强

  万向集团传来好消息,2009年度超额完成任务,创年营业收入514.8亿元、利税62.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1%。

  “别人不相信我这把年纪,还能创出这样的成绩,但我还是做到了,少说多做是我奉行的原则。”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表现杰出,万向集团还光荣入选由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与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制造商协会、全球制造评论中文版联合主办2009年(第五届)“中国制造业500强”排序发布活动。这个消息传来,更是让万向集团上上下下为之振奋,那是荣誉无比的事情,是对万向集团更高层次的赞誉。”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骄傲的说道:“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认为,万向集团这一成绩的取得实际上是得益于万向集团独特的创新体系和前瞻性的全球化战略。万向集团通过建立“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的创新体系,用价值流打通了供需链上的各个环节,树立了以消费价值为导向的经营机制,能够快速发掘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全球制造业创造了新的行业标杆。这种新的创新体系对于信息化时代企业如何应对快速变换的市场来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已连续五年组织研究并成功发布《中国制造业500强研究报告》,极大的增强了社会各界对制造业的关注与支持。”

  11年前,在万向创业30周年报告会上,鲁冠球提出了“奋斗十年添个‘零’”的目标,即每天创造利润1000万元。

  2009年集团成立40周年,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再发誓言:“将‘奋斗十年添个零’进行下去!到2019年,企业日创利润1个亿,员工最高年收入1个亿。”

  2008年的金融危机曾给万向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际订单减少,汽车零部件出口下降超过50%;二是上市公司市值缩水;三是汇率波动损失,比如,万向的太阳能公司,2009年7月完成了全年利润指标,因为汇率的关系,到年底全年的利润吐出了一半,当然,还剩了一半。

  2008年,万向的年营业收入计划是500亿元,正常的话能达到520亿元,实际完成只有463.6亿元,少了50多亿元,这在万向40年的发展史上是没有过的。“当时,说不慌那是假的,我搞企业40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危机发生后,虽然当时心里有点慌,但万向首先想到的是此时国家更难,社会稳定更迫切。“我们召开会议,一致做出决定,向员工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不降福利。”

  但承诺容易做到难,随着危机的不断加深,企业效益大幅度下降。万向拿出多年的积累,压缩其他开支,不减员,奖金照发,福利照发。

  于是,员工也以感激之情回报企业。现在,形势好转了,万向的员工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大家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努力工作。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下日益萎缩的国际市场,万向不仅没有动摇信心,还以此为契机,做了三件事。

  一是坚持“实业”与“金融”结合,提高效率。2009年6月5日,万向借壳上市的“顺发恒业”得到投资者的广泛认同,实现了实业信誉与金融信心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了多赢。

  二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融通资源。万向加大内外合作力度,通过大联合大融通,大力转变增长模式,强化增值服务能力,提高了万向的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三是坚持发展新能源,抢占制高点。通过十年的耐心坚守和有效积累,万向新能源布局了两条产业链:一条是1999年起步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另一条是2000年起步的清洁高效能源太阳能产业链条。同时,万向正在积极筹建大型电池储能项目,平衡峰谷电差,实现循环发展。

  现在,如果宏观经济没有大的波动,万向可以说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一位老万向人告诉笔者,上世纪70年代,万向日创利润1万元,那时候最能干的工人一年可以拿到1万元;而进入21世纪后的这个十年,万向已经实现了日创利润100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1000万元。跟着企业,“奋斗十年添个零”让不少万向人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