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主与集权的争论,一直在继续。但是,依我观察,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民主似乎更具有价值。因此,不少人自然而言,中国必将走上民主化道路。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主是指西方式的民主。这一点,甚至是不少所谓有学问人的心中梦想,他们日夜盼望心中的民主早日到来。
20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有一个著名论断,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正是这个论断,奠定了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记得在此之后,有人曾就断言,民主的春天不远了。这个期待的理由是,计划经济与集权政治对应,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对应。中国推行市场经济,必然产生民主政治。
俱往矣。为了向生产力发展“让路”,中国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定,并为此推进若干重大制度变革。30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中国奇迹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的“拯救者”。但是,虽然中国经济体制巨变,政治体制却依然如故。这倒使不少人的期待落空,有些人还在等待,并放话:世界如此,中国必如此。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很快,国际上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反思“中国特色”的真正含义。“中国模式”似乎站稳脚跟,赢得尊重。
过去常听人说,西方哲学是实用主义哲学。这今年,又不断有人说中国哲学奉行中庸之道,也是实用主义哲学。其实,实用有什么不好?现实生活中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很实用的人,这样才能生活的真实,生活的幸福。真实生活中奉行的哲学当然是实用哲学。生活在不同情境中的人当然奉行着不同的实用主义哲学,虽然显得不同,但却都很实用。
再往深透的说,对民主和集权,我们并不能做出简单的是非判断。非对即错是在幼儿园时期的智力游戏。就像在20世纪人们争论计划还是市场一样幼稚可笑。我以为,选择民主,还是选择集权,关键是看那个能够为我们,为我们这个社会,为大部分人带来实际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随着时势推移,西方式的民主也在发生静悄悄的变革,最终走向恐怕尚难以确定。如果在理论上,非要分出个好坏对错来,我以为与阶级斗争学说,冷战思维没有本质差别。
民主政治,有的绩效卓著,非常成功,有的却一团糟,失败了。同样,集权政治,有的一团糟,败得很惨,有的却一再创造奇迹,非常成功。民主和集权,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本无好坏、对错之分,关键看实施的成本与收益,看适应性、实用性,看实绩、看实惠。民主和集权都是手段,是增加财富的手段,是追求幸福的手段,与农民手中的镰刀、个人手中的锤子具有相同的作用。套用一句邓小平同志的话,资本主义有集权,社会主义有民主。在不同的国家,民主与集权的程度不同,方式不同。无论是民主多一点,还是集权多一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我们不必去理会和评价别人的价值观,不必去理会和评价别国政治体制的优劣。也不必过分看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只需用心分析观察,在我们的制度体制下,生产力发展的真实表现,民生改善的真实进展,老百姓幸福指数的真实起落。当下的真实,是未来的基石。
在中国,民主多一点,还是集权多一点,需要“与时俱进”。无论是民主还是集权,不是与某种虚化的所谓普世价值观挂钩,而是与中国老百姓的实际利益挂钩。紧跟“解放思想”的,必然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的终极目标是“实事求是”。
中国历史文化独一无二,曾经的辉煌独一无二,未来前景独一无二。未来中国发展,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中国道路。选择权在我们手中,成功的道路就在脚下。
民主,抑或集权,都是手段
评论
编辑推荐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