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房地产业、租赁业遭殃


  昨天早上,路过门口一家租赁公司门店,钢化玻璃店门被三把摩托车大锁锁住,并且在门玻璃上用浅蓝色的喷雾粗乱的写着:“租期已过 欠租走佬 封铺”大字,探头一看,里面的电脑等还在。一种不祥悠然而生,租赁业面临一场浩劫。

  租赁业作为一种以中间商性质的服务业,建立在房产及租赁业繁荣的基础上的。随着中央的调控政策一轮比一轮猛烈,而地方政府也“变本加厉的跟进政策”夹击房地产的投资客,期望给人们以合理的房价。(广州除外,政策还是比较温和到位)。房地产交易量下降到可怜的数字,房地产变成了食品业,在人们知道房地产业有问题之后,首先采取的是观望态度,既没有人买卖,更没有人愿意触及他们——彻底冷了。

  而租赁业其实就是靠房地产买卖赚钱的,一套房产可能能赚到几万块钱。在广州闹市区或较好的小区一个月的门店就需要2—3万元的开支,这还不包括业务员的费用。也就是说一个月怎么地也要卖2—3套以上房子才能维持基本的开支。现在的情况是,炒客不会轻易放盘出来,也就是二手房交易,还需要政策的挤压才可能放盘出来,因为房价上涨仍然是趋势。而一手房,又不是租赁业的业务范围,况且一手房的交易量也很小。

  对于那些连锁规模较大的中间租赁公司来讲:可能好过一点;对于那些单枪匹马的租赁业公司来讲,能撑多久,主要看老板的实力和对租赁业的信心了。租赁公司本来成本不大,但是随着房地产交易量下降和房地产业受到严格限制,未来人口流动政策的调控和炒客的转移投资方向,租赁业必将遭受严峻的考验。

【版权所有:任何抄袭、转载、摘编都属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