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力护送”是在呵护孩子吗?
近期,校园不断发生惨案,很多弱小的手无寸铁的孩子惨遭凶徒杀害。针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3日上午召开,周永康讲话强调,各地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校园安全,把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为孩子们学习成长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公安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作出紧急部署,并于5月12日再次召开紧急视频会议,要求深入查找薄弱环节,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确保校园安全。于是,在“校园安全升至国家高度”的猎猎大旗之下,一场保护孩子安全的行动正在全国各地展开,各种措施也在纷纷出台,比如给学校配备钢叉、警械,安排专职保安,警察入住校园,警力护送孩子上学、下学……
无辜的孩子成为凶徒屠戮的对象,我们到底能够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孩子?这固然是个必须思考的问题。生命重于泰山,孩子的安全怎么强调和重视也都不过分。但就在这样一种全民保护孩子的大行动中,我们又忽略了一些什么呢?——人世间的灾难往往是突如其来而令人始料不及的,设若当父母不在身边,当老师也无力顾及,当警察还或者一切依靠等都来不及、而歹徒行凶等危险事情又临近时,我们的孩子又会怎么样呢?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我们常常是反对那种只知其爱、不知其害的教育方式的;前人也曾给我们留下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谆谆教诲。而当前的全民皆兵与“迎来送往”的关爱有佳与呵护倍至当中,我们的孩子究竟会形成怎样的一种性格?又会养成一种什么样的习惯?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设若有一天当孩子们不在是校园的“娇子”而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人的时候,我们还有没有当前的这种“壮举”跟随?他们一旦失去了这种“警力护送”,究竟能否安身于社会而立于不败呢?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未来时代竞争是十分激烈的,没有坚忍不拔、勤劳勇敢、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是无法立足在纷繁的社会上的。——笔者斗胆一问:当前的全民之“爱”,究竟是在呵护我们的孩子,还是在毁灭我们的孩子?
曾记得我辈上学之时,既没有丰盈的衣食,也没有殷盛的家资,父母也曾因为求得一食之饱而奔波于田间地头。于是,野里野气的我们从小就不敢奢望“庇护”的临幸,从而在“无人问津”的往来中炼就了一份天生的坚强、独立与自信。而现在的孩子呢?在他们成长的世界里,总是有无数的手在扶着他,生怕他跌倒,生怕他摔疼了会哭。于是,在百般的呵护与娇宠中,他们就学会了依赖,就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想必大家不会忘记徐迟的那个关于“小皇帝”的报告文学,想必大家也曾记得笔者曾经讲过的那个关于一个同事的女儿上了大学还要妈妈陪睡的故事;那么,“警力护送孩子上学、下学”又将会给我们讲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当然,时代不同社会也就不同。当前很多人为了表示对社会的仇恨、发泄自己的怨气,不惜铤而走险去剥夺了幼小无辜的生命,这必然会很多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害,也必然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疼痛。因而“警力护送”乃是国家对孩子呵护,是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但校园伤害事件的屡屡发生,究竟是一种表象,还是一种本原呢?
针对近日发生的多起针对儿童的袭击事件,温家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但要加强治安措施,还要解决造成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温家宝表示,政府对这些案件高度重视,对凶杀案造成的儿童伤亡,心里感到非常难过,对于他们家庭出现的这种不幸,心里也感到非常的难过。温家宝说,除了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化解纠纷,加强基层的调解作用。——由此看来,少数人对社会的不满才是导致校园伤害的深层原因。
通过诸多的报道我们也发现,校园伤害事件不断发生,大多是因为一些人没有正常的表达渠道,对社会存有不满才走向极端,甚至向无辜的孩子下手的。所以,要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好环境,就必须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才是解决校园伤害问题的本质所在。
事实证明,孩子很受伤害原本就是社会的问题。而仅仅加强校园安全保卫、“警力护送”也并非就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应当深思一下关于“警力护送到底是在呵护孩子还是在毁灭孩子”的问题了呢?
(李吉明2010年5月16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