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九连跳”,谁之过?


    据媒体报道,5月14日22时50分左右,富士康集团接警方通知,有一富士康员工从富士康龙华园区福华宿舍7楼楼顶坠楼,送往龙华人民医院抢救后,于23时40分左右宣布抢救无效死亡。

经富士康集团证实,坠楼男性员工姓梁,1989年出生,安徽人,2009年11月进入富士康,为一线作业员。

昨天刚写过《富士康“八连跳”!敬请同胞们赶紧“刹住”它!》文章,今天又看到新闻报道第九宗发生了,正是心情沉痛啊!咋回事呢?好好地生命就这么不值钱吗!

富士康“九连跳”的出现,专家们分析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年轻员工抗压能力差、心理脆弱。

80、90后是现代大城市中新生打工族,这代人多是独生子女,抗压能力、吃苦能力比较差,但同时,这代人更自尊、梦想也更大。进入现实工作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这些心理尚未成熟的打工者难以适从。他们会觉得怀才不遇,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逐渐对学习和生活丧失兴趣,生成厌世感。加上工作难以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一些人还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是密集型工作磨损心理。

企业员工出现自杀事件多发生在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简单机械的行业,如电子制造、IT等。这类行业的员工入职后一般只接受简单的培训,但要求比较高,年轻员工身心难以适应。而每天重复性的工作也会磨损人的心理,如果再休息不好、缺乏情感交流,就会加重挫折感和孤独感,对生活丧失信心。

三是统一管理缺乏心灵关怀。

富士康仅龙华厂区就有30多万,整个深圳则有40万名员工,员工生活在集体管理之中,缺乏个人生活空间。打工者又远离家乡和亲人,一旦出现不良情绪,找不到宣泄途径,缺少亲情抚慰和自我救助的条件。久而久之,不良情绪累积起来,造成了极端行为。另外,根据心理学上的说法,自杀是会心理传染的,当有一个人选择自杀时,其他人很可能会效仿。

上面的三点是心理学家们普遍的认知,有没有道理,请大家各自评论,居然如此,那么根源又在哪里呢?到底谁应该负责呢?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