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大自咬,女大自巧


  当前,中国政府正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服务型政府的实现需要政府体制、机制及手段的创新。从全球政府的经验来看,信息化将在中国政府转型中充当重要作用。
    服务性政府的终标目标是要公众对服务的满意。如何为公众提供满意的服务?政府需要上两堂功课。功课1:需要好好休内功,整合各级政府部门,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提高政府内部应对公众服务需求的能力;功课2:政府需要进一步丰富、完善、扩展对公众的服务渠道及服务质量,真正为公众着想,为公众带去实质的效益。
    政府内部如何提高对公众服务的应对能力呢?多年以来,政府体制一直发展、创新,但是,由于多年来各部门各自为政建设信息化, 各部门的信息化参差不齐,各部门信息化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模式不同、标准不同,“信息孤岛”、“信息烟囱”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呢?如何解决各部门信息化标准不统一、重复建设的问题呢?这就需要利用WEB3.0建设灵动的“政府服务中心”,为各部门提供基础的公共的信息资源服务、基础的公共的应用服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服务、,并制定统一的相关标准规范及管理办法。要实现这样的功能,“政府服务中心”就需要通过“政府服务中心”信息化项目驱动政府服务体系的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1、建设基础的公共的数据,包括空间基础地形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地址数据、人口数据、经济数据等。
2、建设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包括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服务要素目录系统、元数据管理系统及数据共享交换管理办法。
3、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包括软件自助定制平台。
4、建设政府服务中心的支撑体系,包括ESB总线、BPM、门户等。
    其次,政府如何为公众提供满意的服务呢?需要做如下事:
1、针对不同人群,扩展有针对性的服务获取渠道。目前,常见的有服务热线(包括区长热线、城管热线等)、服务大厅、服务网站。
2、通过不同服务渠道提供不同服务内容。包括服务热线主要提供便于公众投诉、建议的服务;服务大厅主要提供受理公众的审批业务的服务;服务网站主要提供根据《信息公开条例》为公众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及增值信息服务;利用政府的权威为公众提供电子商务服务;为政府提供信息化SAAS服务及自助定制服务,帮助用户降低信息化成本。

   综上所述,需要解决异构环境下的连接、路由、转换问题,需要解决信息化支撑体系问题,需要解决软件自助定制问题。可见,要解决如此多问题,需要整合门户、表单、流程、报表、服务总线ESB、GIS、GPRS、RS、云技术等多种技术实现政府架构的敏捷性。即搭建政府的WEB3.0框架。
    WEB3.0框架就是集当前流行技术为一体,实现“政府服务中心”的必备良药。首先,WEB3.0的云计算技术以政府信息中心基础设施为依托,并整合各部门的信息化设施,同时,结合云计算模型提供超大数据量的计算。其次,web3.0的数据框架模型结合ESB将实现异构数据的存储、互联、转换。第三,WEB3.0的相关工具为提供信息共享交换、业务协同、软件定制服务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