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的高盛丑闻


  

  周末回南京参加表妹的婚礼,婚礼永远家族几代人大团圆的场合。连排三天的筵席,周五晚上新娘的暖房酒,第二天正式的喜筵,一直到第三天中午的类似回门酒的告别宴(传统的回门酒是在婚宴的一个月之后,鉴于如今大家族上下四代人遍居五湖四海,团圆之不易,回门酒提前)这三天的筵席,有两次我跟我们朱家的股神坐在一起。

  

  股神是我的大娘舅,他下海之初,以7块人民币一股的价格买进招商银行的股票10万股,从此发家,是家里公认的股神。股神对另一位股神巴菲特顶礼膜拜,娘舅股神不仅通读巴菲特的数本传记,而且在投资策略上亦步亦趋,08年金融危机时巴菲特现身救市,买高盛买通用,娘舅由此也看好高盛通用,娘舅对定期公布美国经济的种种经济指针,宏观微观统计数据,比我还要贯注。最近高盛被告造假的负面新闻,让娘舅不解,他让我用平白的上海话,把问题说清楚。

  

  今天中国话语环境,任何重大新闻,稍稍具有娱乐性,就有好事者翻译成各种方言版本,上海话,东北话,南京白话,山东话,河南话,坊间无名而才华横溢的民间语言家,统统都是说学逗唱的相声和二人转高手---新闻的方言版,是人民对喜闻乐见的重要新闻在民间传播的主要手段。

  

  可惜说学逗唱之风没有刮进金融新闻类,普遍报道严肃艰深。关注者如我60岁的娘舅,不过要听一个明白易懂的丑闻故事。谁是庄家,多大的仓?跟政府有关系么?

  

  凭我肤浅的理解,我勉强贡献了一个白话版的高盛丑闻:

  

  在纽约对冲基金业混了二十年的投资大鳄,保罗氏,看清美国地产的泡沫繁荣,要做空却发现市面没有现成的产品可以卖空,他想了个办法,跟他的主要关系户说,这样吧,我设计个产品,你帮我卖给你的客户,我做空,他们买;这个主要关系户就是高盛,高盛说,没问题,我两边收费,我卖给其他客户,我让他们买他们就会买。高盛就向他的银行,保险,退休金客户,积极推销保罗氏这个产品。哎,果然买者众。推销的时候,高盛没有跟客户说明,这是保罗氏设计的产品,是保罗氏设计的套儿。

  

  这就是造假之罪的由来。先是美国证监会对高盛民事诉讼,然后美国司法部提出要追究刑事责任。高盛坚持自己的清白,我忘了,哎这么个小节。

  

  就这点事儿?娘舅的口气显然不能理解。

  

  对,就这点事。

  

  这点事高盛都不能摆平?

  

  不能。在中国也许能,而且很快搞掂。

  

  娘舅显然对这个法力无边的高盛很失望。事实上,有人卖空,有人接球,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就这么拉开序幕。保罗氏旗下的基金因为卖空楼市,在金融危机中获暴利,保罗08年末个人收获30亿的花红,美国电视的深夜的综艺节目,调侃他是枕头下塞的都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