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年均9.6%,但由于增长方式粗放,高增长的背后是靠资金的高投入、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为代价的。换句话说,也是靠吃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为支撑换来的高速度,说到底是中国供大于求的廉价劳动力支撑了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和出口产品的低价位,中国人在世界工厂从事的是为全球制造消费品的打工经济。
一、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人口结构中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成本低廉出现人口红利支撑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随着经济发展,等到非农产业发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二元经济就会逐步变成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社会劳动力由供大于求的无限供给逐步演变为供不应求的劳力短缺,出现劳工荒而导致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扬,企业用人成本提高,利润变薄,市场竞争力下降,经济发展后劲乏力。
这种社会结构由二元化向一元化转变,被称为刘易斯拐点。
二、我国十二五期间,劳动力市场将迎来刘易斯拐点。
目前我国由于实行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致使中国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也提前出现了劳工荒和用人成本大幅提升的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随之将出现三大变化:一是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7亿人。社会养老成本和家庭养老压力突增。
二是出现劳工荒。从南方沿海城市开始到内地省市都出现了用人难、劳工荒。劳动力的价格上涨了2—3倍,给企业和出口都带来了新的压力。
三是经济发展靠吃人口红利的旧路已经走到了尽头。由此倒逼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过去的依靠劳动力的数量和价格优势转向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上来。
三、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情况复杂。
一方面从宏观上看社会人口总量仍然很大,给人一种供大于求的感觉。农村尚有近2亿的劳动力仍需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要加快。
另一方面从微观上看,劳动力均已出现短缺、劳动力价格开始上扬。经济运行成本升高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刘易斯拐点提前出线,我们要早有准备,积极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微调独生子女政策是必要的正确决择。
四、理性辨析劳动力价格上涨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对企业是增加了用工成本,降低了利润水平,提升了经营压力和市场风险。
另一方面对劳动者来说,是增加了劳动收入,有利于解决目前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收入偏低的问题,也有利于增大市场购买力,刺激消费而拉动经济企稳回升。
中国劳动力市场将出现“刘易斯拐点”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