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从小说到话剧电影,从第一部到第三部,似乎很热,前2部自己看过,坦率地说,里面讲到的职场故事,80%以上是真实的,不一定发生在一个企业,就自己17年职场耳闻目睹的,也能对出些实事原型来。这让我想到了,职业情感和个人感情。
一方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虎毒不食子,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人是感情动物,不管是生活中,工作中,都会体现出个人感情。另一方面,生意场上无父子,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魏征,唐太宗曾背后放狠话要杀这个不给皇上留情面的人;张居正皇上也很烦,但还要重用,私怨不入公门,这有所谓那般呢?无外乎说明职业情感也有不同于个人感情的地方。
尊重人的感情,同时对职业情感和个人感情有所区别,是更好完成组织使命,塑造良好团队氛围文化基本功。
古时候有个人,有个重要的官职,皇上让他推荐个适合的人担任,他推荐了自己的仇人。皇上问,他不是你的仇人吗?这个人说,你让我推荐谁适合这个岗位,没问我的仇人是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区别个人感情和职业情感的典型例子。当然,也有假公济私,因私废公的例子,因为个人恩怨,嫉恨等等个人情感,包装成职业情感,堂而皇之地实施打击报复的也不乏故事。十常侍和有名的大奸臣,孔子所说的“乡愿”等等。
如果验证职业情感和个人感情,其实很简单。
职业情感体现的是争而不斗,个人情感表现为斗未必争。也就是说,职业情感更多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事业进行讨论,探讨,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剑拔弩张,生气归生气,过会就好,不会记仇,更不会嫉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都是为了工作,对事不对人”等等。个人情感则正好相反,大家未必表现出紧张的气氛,表面看似乎也一团和气,而背后下家伙的可能性较大,有时候还信“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未必睚眦现报,也会隐忍等待时机,等别人犯错的时候,才会出招,这时候大家很容易认同,会说的不如会听的,根本目的就是扩大对方错误的后果或直接攻击对方的性格缺点等等,但不会超过《三十六计》的招数范围。如果个人情感纠集成团,屏蔽信息,公权私用,恐怕就更麻烦了。
只问是非,不论祸福,这是职业情感的高级境界,但需要做一个勇敢的人,即使成为牺牲品,是值得追求和付出的,因为这是职业进化的趋势,也是组织在社会上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方向是没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