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考试参考】 阅 读 (初中之二)


三、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候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时,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吁出一口气,说:“莺儿,你小呢,不懂!”

  ⑴、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⑵、用波浪线画出最能体现中心的句子。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少人还清晰地记得,当这道道飞虹不曾出现在京华大地时,在这些平交路上,早晚行车高峰时那一锅沸粥般的情景:汽车,组成长蛇阵,像迈不开步的老妪,一步一步挪,嘀嘀嘀响个不停的喇叭声,嘟嘟嘟冒个没完的汽车尾气,使人本来就焦烦的心更添几分焦烦;愈聚愈汹涌的自行车流,就象冲破堤坝的洪水,漫溢到路口的每块空间。

这种路口堵塞现象,人们给它起了个生动的名字:“动脉栓塞”。

立交桥改变了这一切。……路——都市大动脉;立交桥——动脉栓塞通

1、上面文章活用了许多比喻,各自的喻意是:

   ⑴、“飞虹”比喻                    ⑵、“沸粥”比喻                                        

   ⑶、“长蛇阵”比喻                ⑷、“老妪”比喻                                       

   ⑸、“洪水”比喻                    ⑹、“动脉栓塞”比喻                                

   ⑺、“大动脉”比喻                ⑻、“动脉栓塞通”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