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故里湖南隆回需要县花金银花精神


魏源故里湖南隆回需要金银花精神

   
    日前获悉, 在中国隆回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隆回县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定县花的议案》,决定命名金银花为隆回县县花。(http://www.longhui.gov.cn/News/201004/2010042927557.htm)笔者对此表示赞赏,金银花已不仅仅是该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和产业支柱,更成为新时期隆回的一种坚忍不屈、顽强进取的品格精神。

          凌冬坚韧、生息不凋的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银花、金花、忍冬花、金藤花等。每当夏秋季来临,我国南北诸省的山区、丘陵,都有这种蔓藤爬攀植物,开黄白两色的鲜花,清香扑鼻,这就是“金银花”。忍冬常生于路边篱笆上,山坡的灌木中,直立或缠绕,根须坚固,藤蔓柔韧,经年常绿,茎向左缠绕,奋力攀缘上升,具有忧郁又惹人怜爱的姿态。春夏开花,双生于叶腋,花冠白色,凋落前变为黄色,富含香气,为色、香兼备且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生命力十分顽强。忍冬具备傲霜斗雪、凌冬坚韧、生息不凋的气质与品格 ,“心”不热、“名”不争,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甘于贫寂,故能逃过风霜雨雪严相逼的劫难。

    佛家崇尚忍冬。它越冬而不死,可比作人的灵魂不死,轮回永生,所以源古被大量运用在佛教艺术上。始于东汉末期,流行于南北朝,佛教艺术传统的莲花纹和忍冬纹(也称卷草纹)成为最具有时代特色的纹样,广泛地出现在绘画、雕刻和刺绣等艺术品的装饰上,而佛像上更少不了忍冬纹,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炎炎夏日,泡一杯金银花茶,既可消暑又可养生。金银花虽然算不上名贵,但中医早已证实其具有清热解毒功能。按现代医学的说法,金银花是强有力的抗生素。它能退热清火,消炎止痛,却没有胃肠道的副作用。

                魏源故里隆回经济产业支柱

   
    据有关文献记载,金银花在我国已有2200多年栽植史。早在秦汉时期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载有忍冬,称其“凌冬不凋”;金代诗人段克诗曰:“有藤鹭鸶藤,天生非人有,金花间银蕊,苍翠自成簇。” 


    湖南省隆回县隆回金银花以面积大、产量多、质量好而闻名,栽培品种以灰毡忍冬为主,主产于隆回县西北部中山区和中山原区的小沙江区域,2001年8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金银花之乡”之荣誉。隆回金银花先后载入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获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获农业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初隆回金银花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获“国家地理商标”。 据悉,2009年,拥有10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7个,5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69个,1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525个年产干花8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强。隆回县金银花产业实际种植面积10.3万亩,2009年全县金银花产值过10亿元。目前该县周旺镇等南部乡镇完成金银花种植24000余亩,标志着隆回县金银花“下山南扩”工程初见成效。据介绍,通过5-10年的金银花“下山南扩”,该县金银花可达到30万亩,年产干花达10万吨,年产值过100亿元,为隆回的富民强县开辟一条光明大道。

                  金银花——新时代的隆回精神
    隆回取金银花为县花除开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更注重其精神含义,金银花又名忍冬草,绽金放银,无惹眼华丽,少诱人馥郁 ,貌似平凡,实则蕴含珍贵。那种不慕虚荣,不贪富贵,不图回报,甘愿奉献,顽强拼搏不息的活力,感人致深。

    在今年的中国大西南特大干旱中,黔西南一个缺水缺土、处于石旮旯的冷洞村因为村支书朱昌国带领群众抢救村里致富项目金银花,采取矿泉水瓶滴灌方法用10万个矿泉水瓶使得该村2200余亩金银花“起死回生”,其与恶劣环境顽强抗争的动人事迹,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感动关注而广为传颂,金银花精神已经提升为贵州精神的一个样本,金银花、忍冬草,“忍”这个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义很深邃,但在冷洞村更多地是体现“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这种精神和忍冬草本身具有的那种品格相印。它是一种耐寒又耐旱的植物,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不屈不挠,顽强生长。这种精神比创造的财富还要宝贵、还要长远。

    地处湖南西南部的隆回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代代风云人物。作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和抗倭名将、两广总督魏光焘等先哲名人的故乡,拥有魏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花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金银花之乡和搜狐中国2008城市盛典”的“最佳投资环境城市”等荣誉,然而在经济总量仍然弱小,发展后劲不足,竞争力不强,经济的落后状况从整体上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在新的形势、新的条件下,无论是中国经济欠开发的落后省份贵州,还是作为拥有120万人口的国家贫困农业大县的湖南隆回,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都需要这种精神,一种像金银花一样坚忍不屈、顽强进取、敢于奉献、生命不息的精神,一种像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自强不息、坚忍不磨、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精神,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穷则思变,除旧布新,急起直追奋发赶超,加快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