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万千“天使情”——台儿庄气象局写真
● 袁袤翔
世相纷繁,气象万千。
万千气象,首在天象。
天象难违?事在人为。
——题记
(一)
2010年5月4日下午,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标志性建筑“泰和楼”奠基仪式在枣庄市台儿庄古城隆重举行,中台办、海协会、山东省的领导和来自海峡对岸台湾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其夫人一行出席奠基仪式。台儿庄万人空巷,竞相观礼。奠基仪式圆满结束后不久,一场中雨潸然而至。我说真是上天有情,让出了一个好时辰。一位参与仪式组织的朋友告诉我说,是气象部门的“人工消雨工程”,将天定的降雨时间向后延迟了若干个小时!
向参与“人工消雨”的台儿庄气象局张立强局长和李强副局长打听此事,他们说,台儿庄城区上空5月4日的气象形势是午后中雨。为了保证盛典圆满成功,枣庄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市区气象部门提供气象支持。于是,他们科学分析并预测雨云走势,在市局的统一组织协调下,在积雨云流向台儿庄途中,发射了40多枚碘化银火箭弹,将雨水提前催落在古城西郊20公里之外了!
我为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神奇能量和服务意识而叹服。他们不仅准确地预测了风云,而且成功地驾驭了风云。于是,怀着好奇和敬意,我走进了台儿庄气象局。
(二)
这是一个别有洞天的所在。花木葱茏的大院子里面,高高矗立着一座座风向塔和百叶箱。张立强局长说,做驾驭风云的气象天使,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高效服务,这是台儿庄区气象局干部职工的基本追求。几年来,他们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科学驾驭“万千气象”,为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台儿庄区地处鲁南门户,洪水走廊,旱涝无常,是全省气象灾害较多的地域之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们生产生活对气象服务越来越高的要求,台儿庄气象局自觉将“精准、及时、高效”作为气象服务的立足点、着力点和终极目标。
求“精准”——他们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以“走出去、请进来”与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方式,抓好业务素质的培训与知识更新,强化了“人”的第一要素。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方协调资金,高标准完成了气象局一流台站建设工程,建成了6处大气探测地面自动气象站,为2处矿山建立了气象自动监测平台,实现了气候要素的自动探测与微细动态的及时捕捉。人的主观要素与物的客观要素有机结合,气象监测和预报的准确率、权威性持续攀升并,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
求“及时”——他们注重强化服务手段的改善与完善,建立健全了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利用广播电视和日益增多的LED显示屏,直接面向大众高密度发布气象信息;每周一期《气象信息简报》,随时呈送《灾害性气象信息专报》,为领导层电脑手机安装气象信息实时播报软件,与区委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的直接通道,为其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决策及时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求“高效”——积极发挥专门机构和专家学识的优势,根据气象形势研定趋利避害的可行性建议,为领导决策当参谋,让气象服务高位抵达服务目标。赢得区委区政府的财力支持,增设了车载火箭等科技设备与储备,实现了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能力的重大突破,并且适时适度运用于防灾减灾的实践之中。
(三)
精准、及时、高效的气象服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驾驭风云”的传奇——
2008年8月8日,该局预测出台儿庄地区10日夜到11日有暴雨,他们用呈阅件及时向区委区政府领导作出专报,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建议,被区领导采纳。10日夜暴雨果然倾盆而下,部分乡镇6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由于预报服务及时,防范措施得力,运河大堤、尤窝子水库、佟庄水库得到加固,其他险工险段得到了修复,城区水系事先排空,台儿庄城乡没有因大暴雨出现洪涝灾害。
2006年10月上旬的洪灾之前,由于气象部门预报准确,信息传递到位,区委、区政府迅速启动防汛工作预案,连续下发了6个紧急通知,制定了三秋防汛救灾具体措施,备足、备齐麻袋、木桩、铁丝、车辆、抽水机等防汛抗洪抢险料物,有效遏制了灾情,保证群众及时抢收、腾茬、耕翻、播种,减少了三秋生产的损失。
2009年4月2日,区领导通过气象信息时时播报装置看到夏收前全区出现轻旱,影响农作物灌浆。在调研考证的之后,指示气象部门予以解决。该局及时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人工增雨炮弹30多枚,全区普降大到暴雨,解除了旱情。
(四)
他们还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将气象服务向旅游、科普、社会、家庭渗透。
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攀高”,防雷减灾已经成为气象部门的当务之急。为此,他们坚持依法监管,无缝隙覆盖,城区新增建筑防雷设施安装率与安装合格率达到了100%。
近年来,台儿庄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火如荼,种植养殖业都是气象服务的重点领域。鲁南地区最大的祥和乳业建成之初,他们就主动出击,与企业建立了签订了《气象预警信息服务合作协议》,搭建起“气象产品服务平台”,主动、快捷、准确、及时地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天气资讯提供给公司,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普及合理利用气象资源和科学防灾知识,增强全社会趋利避害的能力,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他们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制作了20块科普展板,以近年来台风、沙尘暴、降水、地质灾害等热点气象知识为宣传重点,向各界赠阅《气象》知识杂志,展示气象专用温度表、气压记、先进的自动气象站模型等实物,让人们了解气象的历史知识和现代气象进程。2007年9号强热带风暴在我国登陆前,台儿庄气象局与当地电台、电视台联合开设专题节目,进行“热带风暴”知识普及性宣传,消除了公众的疑虑。每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期间,台儿庄气象局都对外开放,参观人数累计达上万人次。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既普及了气象科技知识,又提高了人们关注气象、支持气象的热情。
(五)
为了保证气象服务效益的最佳最大化,台儿庄气象局着力打造和谐气象与文明气象。建立健全局务公开机制,对内公开热点难点和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务,对外公开服务机制与办事程序,营造了上下和谐、内外协调的新气象,每年行风评议满意率都在98%以上,还荣获全国气象系统局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和谐气象与文明气象凝聚了人心,激发了进取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创优争先成为全体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共识共行。在气象局荣誉室里,我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奖牌、奖状和锦标,还看到了这样一串荣誉名单——
张立强:优秀共产党员,市委市政府嘉奖
李强:台儿庄区三等功
崔建华:测报百班无错情10次
李秀梅:测报百班无错情21次
李冰:全国气象质量优秀测报员;测报百班无错情26次
王海东:全市气象工作先进个人
史恩路:市区级先进个人3次……
据介绍,台儿庄气象局仅有7名在编工作人员。透过这串名单,我感到,他们个个都是“气象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