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历史上妇女的低下地位,就不能不提到司马迁。因为正是司马迁,把许许多多的优秀女人排除出了正史之外。这里,我们仅以西施的命运为例来作出相关说明。
先说说这中国历史上是否有西施其人。按照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多篇先秦的史料来看,毫无疑问的,这西施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存在。比如,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及西施的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小称篇》中说道:“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孟子•离娄篇》中则说:“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韩非子·显学》的记载是:“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庄子·天运篇》的记载是:“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此外,在《庄子·齐物论》篇里面还有与西施相关的评价。《墨子·亲士篇》的记载是:“西施之沈,其美也。”这里,“沈”即“沉”字,说西施是沉于江中而死。屈原在《九章·惜往日》里就赞道:“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先秦诸子之后,贾谊《新书》、刘向《说苑》、陆贾《新语》以及《淮南子》中也都提及到了西施。
话说到了这儿,您就知道,不管这西施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干了什么,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这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存在。但是,关于西施的记载至此戛然而止了。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来了:在素来以严肃信实着称的《史记》中,《越王勾践世家》与《货殖列传》都提到了范蠡,但都没有述及西施,更不用说记述她和范蠡有什么关系。司马迁为什么对这个在当时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女人只字未提呢?我们没有办法猜测。
话还远远的没有说完。遍观《史记》之后,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大多属于祸国殃民之类的美女,都被司马迁完完整整的记录在案了;而大多属于巾帼英雄之类的美女,都被有意无意的忽略过去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多属于奇丑无比的女人,则基本完整的被司马迁记录了下来。这一点则是证据确凿、毫无疑问的。
于是乎,这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客观的现实存在的西施的命运就由此发生了转机:且不说西施的命运如何,就连是否有西施这个人都成了问题了。先秦的诸多著作,抵不过号称“信史”的司马迁的如椽大笔一挥:查无此人。即使日后还有一些诸如《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仍然记录着西施的命运,也被后人一句话——那是野史,不足为凭——一语带过。
既然有了司马迁开头,这后面的人,自然也是亦步亦趋的了。真是包括西施在内的所有中国妇女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