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校本课程】
第六讲 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 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成才的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健 康的身体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什么是健康呢?健康不单指没有身体缺陷,没有疾病和虚弱而言,而且还应包括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健康的身体要从儿童幼年开始抓起,因此所有的父母都应该懂得怎样做才能使儿 童身体健康。 一、关心儿童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是儿童机体的基本特点。生长是量的增长,指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发 育是质的改变,指细胞、组织及其功能的成熟。生长和发育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包 含着机体质和量两方面的动态变化。 判断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最简单、最可靠的指标是体重和身高。体重是反映近期 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短期内体重的增减很容易测量出来。身高反映长期的营养状况 和骨骼生长的速度,需要间隔较长时间才能明显地测量到。 整个儿童时期生长发育在不断地进行,但在不同的年龄期,生长发育的速度也不 尽相同。有两个快速增长期,第一个在自出生后到1岁以内。初生婴儿平均体重3公斤,到1岁时平均体重为9公斤。初生婴儿平均身长50厘米,到1岁时平均身长75厘米。 第二个快速增长期在青春期(女孩从10-11岁开始,男孩从12-13岁开始),特别在 青春期的头3年,男孩身高每年可增长7-9厘米以上,女孩可增长5-7厘米以上,体重 平均每年增加5-6公斤。 1岁以后生长发育速度相对减慢,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公斤。身高平均每年增加5厘 米。可以用公式推算: 体重(公斤)=年龄X2+8 身高(厘米)=年龄X5+80 以上公式可以用于儿童2-10岁,10岁以后个体差异明显增加,不能使用公式。 小儿生长发育受内在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包括遗传、性别、内分泌的 影响,外在因素包括母亲孕期情况、营养、生活环境、疾病等影响。由于小儿身体及 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疾病或生长发育偏离,因 此定期健康检查十分重要。1岁以内每3个月检查1次,1岁以后到3岁每半年检查1次,3 岁以后每年至少检查1次。通过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矫治,以保障儿童健康。 二、保证儿童必需的营养 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我们每天必须摄入含有营养素和热能的各种食物。人类赖 以生存的营养素包括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 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能产生热能。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比成人 高,只有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才能保证其体格与智能发育正常,形成良好的身体素 质。 膳食是儿童营养的主要来源,合理的膳食能满足儿童的全部营养需要。合理膳食 以称为平衡膳食,所谓平衡膳食产指每餐膳食应有几种食物组成,由于每种食物提供 不同的营养素和热能,适当搭配使营养素之间和热能供给之间达到比例适当,儿童可 以充分利用,这种膳食称为平衡膳食。平衡膳食一般由四种基本成分组成:(1)谷类 或根茎类(土豆、薯类等),做为一餐的主食,是热能的主要来源。 (2)动植物蛋白 质,如肉、鱼、奶、蛋、禽、豆类及其制品,提供优质蛋白质。 (3)蔬菜和水果,提 供维生素和无机盐。 (4)脂肪、油、糖、满足热能需要。 幼儿和前龄前儿童每天除了三顿主餐之外,可以在早、中餐之间和中、晚餐之间 各加一次点心,如少量的糖果、糕点或牛奶、豆浆等,以弥补主餐的营养平衡。 我们不仅要重视膳食结构,做到主、副食搭配、粗、细粮搭配,荤、蔬菜搭配, 而且还要重视合理分配各餐热量。俗话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是 有道理的。早餐热量应占全天热量的30-35%,午餐占40%,晚餐占25-30%。 儿童好奇心强,喜欢花样多变的食物,因此多样化的食品,多样化的制作方式, 变换着的色、香、味、形可以激发儿童的食欲。3岁以前的孩子,食物力求碎小、精 巧,烹制方法宜煨、煮、炖、不宜煎、烤、炸。3岁以后孩子的消化能力增强,还可以 使用炒、烙、烤、溜。注意少吃甜食,少吃过咸,过硬的和带刺激性的食物。 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择食,尽量少吃零食, 尤其是含糖的零食、泠饮。虽然糖果可以增加孩子的乐趣,提供部分热能,但过多的 进食可以抑制食欲,不利于儿童健康。 三、重视体格锻炼 体格锻炼是利用因素(日光、空气、水)增机体体制,使机体与不断变化着的外 界环境保持协调的过程。儿童的体质强弱即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又与后天的营养和锻 炼有关。足够的营养是机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正确利用自然界的各种因素锻 炼身体则能增强体质,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增强抵抗 力,减少疾病,保持健康。 体格锻炼的方式因儿童年龄而异,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利用空气、日光和水进行, 也可以通过游戏、体育运动进行。 小儿自出生后就应该衣着适宜,不必过暖。居室间温度适宜,冬季室温也不必过 高,经常形容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培养小儿能逐渐生活在较冷的环境之中,户外活 动即可以呼汲新鲜空气,以可以使皮肤接受日光中的紫外线的照射,增加维生素D的体 内合成,有利于骨骼生长,防止佝偻病的发生。小儿夏季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应保持在2 小时以上。冬季亦应安排一定时间户外渊博活动。有条件者可以进行日光浴、空气浴 和水浴。 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游戏有利于儿童身体发 育,有利于健康、奔跑、追逐、跳跃、拍球等发展了儿童的走、跑、跳、钻、爬动 作,使全身大、小肌肉活动起来。丰富了儿童的知识,发展思维、想象、观察和动作 能力,培养机智、敏捷、勇敢的作风。集体游戏可以培养儿童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组织 纪律性。家长如果有机会,不妨也可以参加游戏之中,游戏将会更有目的性、创造性 和富有教育,同时也促进家长与子女之间感情交流。 体操(包括被动体操和主动体操)适合于各个年龄期的孩子,是很好的运动。5、6 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在成人指导下参加各种田径运动、舞蹈、滑冰、划船等。体育运动 对儿童身体能产生短期和长远的影响,能使肌肉系统紧张度增加,肌纤维增粗,耐力 和活动力增强;能使呼吸加快加深,增加肺活量,发达呼吸肌;能使血液循环加速, 心脏收缩力加强,改善心、血管功能;能使神经系统反应灵活、迅速;能活跃物质代 谢,改善消化功能,提高食欲等。 体格锻炼必须按照科学规律进行,不适当的锻炼方式和过量的运动会产生适得其 反,甚至使体质下降的结果。体格锻炼应注意: 1、根据儿童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 2、做到循序渐进。锻炼项目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活动量由小到大。 3、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4、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效果。 5、注意安全。 四、合理的生活作息 所谓合理的生活作息是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分配儿童一天中学习、休息、 进餐、睡眠的和顺序,使儿童养成按时学习、按时休息、按时进餐、按时睡眠的好习 惯。 人体各种机能活动都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当机体内、外环境的条件刺激按一定 的顺序反复多次作用于人体后,大脑就把这些刺激所形成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联系固 定下来,形成一个链锁式的自动连接过程,这就是所谓"习惯形成"。儿童的良好习 惯就是经过反复坚持而形成的。 合理的生活作息不仅可以大量减少脑细胞的能量消耗,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而 且对于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对外环境的适应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安排儿童的作息时间要采取动静交替的原则。学龄前儿童系统发育尚不成熟,他 们的随着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较长时间的从事任何一种单一活动都容易造成脑疲 劳。对年龄越小或体弱的儿童,休息时间要安排得更多一些。 户外活动也是合理生活作息不可缺少的部分。 充足的睡眠对儿童健康十分重要。睡眠的大脑表皮和皮层下绘声绘色的一种保护性 抑制过程。睡眠使脑细胞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之后得到必要的休息,恢复其能量消 耗。充足的睡眠才能使儿童的精神和体力都得到充分的恢复。睡眠时人体使生长激素 的分泌增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越多。1-3岁 儿童每天需要睡眠12-13小时(包括午睡在内),4-6岁儿童需要11-12小时。睡眠 不足的儿童可以出现精神萎靡、脾气暴躁、食欲下降等现象。 五、注意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家长所忽略的部分。 儿童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正常的智力。感觉、知觉灵敏,记忆力较强,想象力丰富,语言丰富,准确, 思维方式正确等。 2、积极的情绪。欢乐、幸福,喜游戏,爱表扬,好成功,爱参加集体活动等。 3、良好的性格。诚实、开朗、勇敢、热情、有克制力、与人为善等。 4、人际关系适应,乐于交往。 5、有追求、有情趣、观察细致、思考深刻、做事注意力集中,有恒心等。 6、没有心理疾病,如口吃、遗尿、梦游、咬指甲、吮拇指等。 心理健康是相对的,不能要求儿童在所有的时间完全具备上述良好表现。 儿童心理状况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环境和教育的心理健康的快定性条 件,家庭、幼儿园、学校的影响,特别是父母本身的影响对儿童心理状况起理要的作 用。家庭是儿童首先和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的优 劣,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给儿童制造一个良好 的家庭环境,家长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友爱、宽容、和睦相处,否则将给孩子带来心理压 力,造成心理创伤。 2、家长的表帅作用十分重要,家长的观念、作风、习惯、品德、言行时刻在影响 着孩子。楷模的力量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相结合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3、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态度必须明朗,教育方法要一致,意见要统一,否则使孩子 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4、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应符合孩子的实际,期望过高、期望过低或放任自流都有可 能使孩子产生心理偏离。 5、家长对孩子的爱应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为着力点,不应溺 爱。 6、鼓励和帮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大自然,培养适应社会,适应大自然的能 力。 7、以英雄、模范的事迹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克服恐惧、为难心理。 8、永远保持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对于有口吃、遗尿、梦游、吮指、 咬指甲等不良习惯的儿童应及时就医。 六、儿童常见疾病预防 (一)讲究卫生,预防龋病 龋病俗称"虫牙",是儿童常见病,患病率高达50-75%。发病的原因是由于口 腔有大量细菌存在,牙齿表面积存有食物残渣,在牙齿的沟、窝及牙间隙内食物更易 积存,残存食物被细菌分解而产生酸,破坏牙釉质产生龋洞,继而破坏牙本质、牙髓 腔。龋病可以产生剧烈疼痛与牙周肿胀,危害儿童健康。 预防方法: 1、注意口腔卫生,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进食以后要漱口,从3岁开始每餐 饭后要刷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注意饮食卫生,多食含纤维的食物及含钙、磷、维生素D和氟的食物,少吃甜 食,特别是睡觉前不吃糖果、糕点。 3、定期口腔检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4、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采取防龋措施。 儿童近视眼的发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视眼发生的原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 关,但主要是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和近距离用眼的结果。 预防方法: 1、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保持1尺距离。连续 读写40-50分钟,应该休息10分钟,放松眼机,让眼睛得到休息。 2、不躺着看书,不在走路时看书,不在阳光直接照射下看书,不在光线暗淡处看 书。 3、改善室内采光和照明条件,为儿童学习配备局部照明,如安置台灯。 4、加强儿童全面营养,增强体质。 5、定期检查视力,最好每半年1次,及时发现和矫正视力异常。 小儿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绝大 多数腹泻是由肠道感染所引起预防小儿腹泻要做到如下: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食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生 吃瓜果要洗净。 2、餐具食具洗净煮沸后使用。防止苍蝇、蟑螂叮爬。消灭苍蝇。 3、做好腹泻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腹泻可以引起脱水,严重脱水可以导致死亡。预防脱水的最好方法是口服补液, 从腹泻一开始就可以使用。口服补液家庭可以自制,方法是:将白糖20克(约2茶 匙),食盐1.75克(约1/4茶匙)加入500毫升温开水或凉开水中,充分搅拌即成。少 最多次服用,2岁以上儿童每日可服1000毫升。 如果腹泻患儿经口服补液后仍口渴、频繁呕吐。发烧、腹泻严重或大便带血,应及 时去医院就医。
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建设现代化祖国,繁荣中华民族的重任将落在他们 的肩上。党、国家和每个家庭都对他们寄托以无限的希望,期待他们茁壮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