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今天还有一天,从第一天的对话中和美方的行为举止中,我们可以得出印象。
第一,美国人正在学习和中国人打交道,以一种“外柔内刚”的姿态面对那些棘手的问题;同时,中国人好像也在学习与美国人打交道的方式,以一种“直截了当”的姿态表达自己的立场。
比如,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基本上是在战略层面,把中美关系提高到全球、人类和平发展的高度,直截了当地申明中美对话的几个重要的原则、前提:
一、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什么干扰,我们都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牢牢把握和精心维护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培育战略互信,加强战略合作,妥善处理分歧,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赋予一国的最基本权利。对中国人民而言,没有什么比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相信经历过南北战争的美国人民,不难理解统一对一个国家多么重要和珍贵。
三、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努力推动不同文明和发展模式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应该以一种模式来衡量丰富多彩的世界。
总书记强调:中美国情不同,双方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相互之间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不断增强互信基础。
四、要发展互利双赢的合作格局。中美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中美应该加强经贸、能源、环境、反恐、防扩散、执法、科技、教育、农业、卫生、质检等方面交流合作,积极拓展民用航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探索等新的合作领域,不断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让两国人民切身体会到中美合作成果。
五、除了经济方向的合作,中美还在重大的全球性问题方面有着十分广阔的合作空间。比如:气候变化、核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减灾防灾、打击跨国犯罪、防治重大传染病等等。
另外,在经济方面。总书记把美国人关心的问题,基本全都明确的回答了。
一、 中国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二、 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三、 中国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增加居民消费,积极推动对外贸易健康平衡发展,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你不是关心的就是这些问题吗?我全都接招,明确告诉你们中方的原则立场。这样一来,美国人好像没得可谈了。
再比如:王岐山在谈到中国的利益诉求时,也是非常直截了当的。希望在这次对话中详细了解美方关于逐步消除对华高技术出口障碍,平等对待赴美投资的中国企业,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相对而言,这次美国人好像十分低调、被动。但不要以为这是美国人会改变以往的强硬。只是因为他们的诉求已经获得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回应,所以没什么好说的而已。至于中国的利益诉求,美国人将可以满足到什么程度,那是另外一回事。比如,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至少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是没有吐口;我们希望得到的高新技术产品,美国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说法,还看不到美国人的具体承诺。
这次对话中美之间好像取得了不少共识,但细细玩味,这些所谓的共识中,也存在不小的差异。而我理解,这个差异源自两国自身的发展战略存在巨大的差异,胃口和口味都有巨大差异。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是基于自身需求,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发展路径强加于人;但美国不一样,美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是以全球为基础的,他们过去输出的不仅是资本,更重要的是基于美国价值观的标准。
也正是这个根本性的差异,使得中美对话,经常是自说自话。比如,盖特纳提出四项“共同利益”领域包括:贸易平衡、建立更稳定的全球金融系统、更开放的全球贸易系统以及在国际机构下更强的全球合作框架。
盖特纳所表述的共识对美国十分重要,因为他希望自己继续担当全球领袖的角色,但对中国而言,我们更关心中国的开价,能够买回什么东西;更关心的是,美国应当努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高充足的国际空间,当然是在双赢的基础上。
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美国该怎样做还会这样做,这恐怕比美国人的生活习惯更难改变。
每天晚上的7点30分到8点,我都会和老朋友张劲东先生在CCTV证券资讯频道《投资大参考》节目中,一起再聊聊每天影响证券市场的那些事儿,中国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撑,从宏观经济事件中找到适合资本运作的投资机会,就成为是我们做这档节目的初衷,希望能从我们的“只言片语”中,大家能得到些启示。
今天晚间《投资大参考》节目的《今日大小事》环节中,我们会聊聊关于《中美战略》的相关话题,更多具体内容在《投资大参考》官网的过刊回顾栏目中也会有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去参考查阅。
美国人的“外柔内刚”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