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5 08:21:2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网5月25日上海电(每经记者 印峥嵘) 野村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昨日指出,中国的信贷控制不能持续过长时间,否则企业将很快出现运营资本不足的问题。
孙明春在报告中表示,“今年到目前为止中长期贷款占比仍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如果这一比率高位运行的时间过长,实体经济(特别是私人和制造业部门)将开始感受到非常紧缩的信贷状况的影响。”
孙明春进一步指出,自2003 年以来,中国新增银行贷款中平均有68%都属于中长期贷款。但在信贷紧缩时期,如2004 年、2007-2008 年、和2010 年,由于短期贷款被挤出,这一比率激升至远超过100%的水平。
“这是因为中长期贷款需求具有刚性,如果不能为在建项目提供额外资金的话,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不良贷款。“但短期贷款不能无限度地被挤出,因为不断扩大的投资和生产基数要求更多的运营资本。”
孙明春认为,2010 年中国银行业新增贷款的目标为7.5 万亿元,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并未收紧。
截至2010年4 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年同比增长了26.1%。特别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年同比增加了31.3%,表明尽管中央政府要求控制新项目的上马,但地方政府仍然启动了大量的大型基建项目。
孙明春认为,在没有紧缩公共投资的情况下大幅紧缩信贷(严格的贷款额度)是主要的风险,这会阻碍中国经济目前的低通胀型增长。
“这样做的后果是,预计2011 年的CPI 通胀可能会远远高于预期,从而对中国人民银行造成更大的紧缩压力,让经济更加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