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永,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楚星国际企划集团总裁,著有《企业家使命》、《企业家责任》、《尊敬的力量》等专著11部,并多次应邀在重要国际会议和论坛上发表演讲。
他天赋聪明,考上的大学却不是他理想的学校,他曾为之哭泣、懊丧。但在面对自暴自弃或奋发图强时,他选择了后者。他自学英语、主持、摄影,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得到了全面锻炼。他先后任班长、系团总支副书记、校学生会常委、宣传部长。于是,那所名不见经传的师专,成就了他的特殊,他是优秀毕业生,在那里出类拔萃。
毕业教了半年书,22岁的他从偏远的湘中小镇到了繁华的首都,一没背景,二无人脉,三缺高学历,他说自己是“三无人员”。考研的路走不通,经历月收入从350元到10000元后,当年的他走上了创业的坎坷路,从失意期到磨合期,再到收获期,六年后,他获得行业里的“诺贝尔奖”——中国平面设计界最高奖“金手指奖”。
36岁的他早已从身价过亿的民企总裁蜕变为中国品牌的新领军人,心系国家,勇担责任,携手中国最有名的一些企业家铸造民族品牌,接受国家主席接见,且不时见诸媒体。
许多人说他不是偶然也是传奇。在帅哥靓女的大学校园中,1米7个头的他并不鹤立鸡群;在市场经济风起云涌的20世纪末,依靠设计创业的他也曾苦于找不到致富的蹊径,然而他觉得人生处处有创意,任何时候都需要有设计。他善于设计自己的人生,那个难写的“创”字:左边是粮仓的“仓”,代表丰收,右边是两把“刀”,一把长刀,一把短刀,长刀还带钩!于是,被他合情、合理、合法地创意包装自己的人生后,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现在,他正在全国“211工程”高校巡讲。服装简洁、光头、声音洪亮、笑声朗朗,极具他的独特品性。
当他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时,当他在画纸上挥笔而就时,当他抒写博文妙笔生花时,当他的摄影镜头聚焦美景时,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个勤勉、兴趣广泛、心态积极的大学生王永。
那个活跃的大学生王永穿梭在校园里,出入学生会、社团、暗房(自学摄影)……统筹运用他的大学时间,甚至连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都是用英文,天天都写日记,很多时候用的是诗歌,他笑谈当上校报记者团的团长或许与之有关。
在专业课上,王永也毫不放松。冬夜的湘中没有暖气,偌大的美术室,衣着单薄的他不时向右手哈气,一边专注落笔《被俘的奴隶》,按住纸张的左手已冻僵,他却全然未顾。查夜的系主任走进来,看到他专心致志的样子,心生感动……
于他,人生曾有许多不如意,不如意的高中,非他所愿的大学,创业失意期住的潮湿的地下三层……但他说:“我从来不认为自己很平凡,我要做点事情出来。”“可以是一个人,但心里不能没有千军万马。”“我的座右铭是‘胸怀高远、脚踏实地’。”
这是他的履历:
1974年5月生,湖南邵阳人。1995年9月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1995年9月至1996年2月在湖南任教。1996年3月赴京创业,先后创办北京楚星美术设计公司、北京楚星时代国际广告有限公司。2003年组建楚星国际(企划)集团,任董事长兼总裁。2003年至2005年毕业于北大国际MBA。2005年底发起创立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任秘书长,品牌中国网CEO。
他先后荣获2002北京第五届“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4“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金奖”。接受过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网、新浪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的专访,是“顺风车”的发起人和践行者。2005年起,他开始以萨马兰奇和施瓦布为榜样,立志成为中国品牌事业和中外品牌交流坚定的推动者,愿意为中国民族品牌的未来殚精竭虑,奔走呼号。
从创办公司,到创办NGO组织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王永不断设计自己的角色,勇于挑战。从中国最赚钱的设计师到领军中国品牌事业,他的设计灵光不断闪现……然而,他却说:“我是一个普通人,有着普通的成功。”
王永坦然说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其实是没有方向的,只想到自己能干什么。“我是根据我的特长、我的资源,根据我自己的资源禀赋来确定创业的方向。”他说,“我的成功可以被复制。”
王永说:“市场永远瞬息万变,只有彻底拒绝墨守成规,打破固有思维,不断突破自我,才是企业和个人生存发展之道。”
肯定,那个尽管天赋聪慧大学生活却选择自暴自弃的男生,进入不了公众的注意力;那个不懂得统筹时间,待受命运关照的大学生,计无所长,无法铸造出今天这样的明星光环。
王永很清楚,“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如水一样的时间长河里,王永懂得统筹、懂得设计,如果要从幸福角度说成功,已有子女的他感觉自己很幸福。
讲坛上的王永,能让年轻的大学生不由自主地在其快语速、以身作则、极具诙谐的案例演讲中,失声发笑,沉浸思绪,感悟他游刃有余的人生。
不说名头,不说荣誉,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事,心怀高远执着于民族品牌事业的王永于大学生的意义,应该不只是那演讲时刻的光芒,还是一盏关于规划大学、设计人生的导航灯。
《大学生周刊》记者 庄凤桃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