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碑”县长咋被“小意思”毁了?


“好口碑”县长咋被“小意思”毁了?

  

  因受贿近80万元,近日,祁东县原县长向献国被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好口碑”县长的形象由此轰然坍塌。在祁东,各界人士一直在传说他信誓旦旦地说过的三句话:“不介绍一个家乡人到祁东做生意”、“不安排一个亲属到祁东工作”、“不贪污受贿一分钱”!但有了第一次受贿后,向献国忏悔道:“彭老板讲是一点小意思,我当时确实是放松了警惕。以后都是让这些‘小意思’给毁了。”(2010年5月25日人民网转自湖南红网)

  和一些动辄就贪污受贿上百万、上千万的大贪官相比,因收回近80万元而落马的向献国,似乎有点小巫见大巫了。但是,他毕竟贪了、腐了、堕落了,等待他的只能是法律的严惩。尽管他曾“口碑”很好,但他依然未能幸免地倒在了被别人送上来的“小意思”上。

  说自己有赤裸裸的权钱交易,很多贪官不肯承认,也不愿接受。正因为如此,一些有求于领导们的图谋不轨之人,便会采取一些变通的花样或者说找一些更能让对方接受的说法和方式。比如说,好处费、赞助费啦,等等。更有一些人好整为零,少少地送、慢慢地给,不显山不露水,“一点小意思”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而贪官们也自然能乐意笑纳。这似乎也成了众多贪官诡辩的一个托词。而行贿送礼者也很会运用那一句比较经典的客套话:“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请你笑纳。”向献国就在案件审理期间辩称自己受的钱应属个人之间的人情往来,不应认定为受贿。也许正是打了这样的如意算盘,认为“小打小闹”不易被发觉,不会认定为受贿,向献国才胆敢放开手脚收钱。和向献国有着同样愚蠢逻辑的贪官,远不止其一人。

  一个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地送钱送物给别人的,除非他天生就是疯子、傻子、痴子。对于那些给领导送礼行贿的不法分子,之所以会大把大把地“撒钱”,说到底,还是看重领导手中的权力,是想利用那权力给自己分得一杯羹,谋得一份利,行个方便、走个后门啥的,其本质仍然是权钱交易,只不过很多情况下,不能那么地明目张胆而已。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任何一个官员的堕落,都是由于其心中存有几多贪婪,乃至欲壑难填,这也就成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拉拢和腐蚀的软肋和突破口。因此,官员必须戒贪,要常思贪欲之害,才能常有为民之心。

  权力向来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强化监督,使官员手中的权力不致异化为以权谋私的工具。众多贪腐案件,也一再警示我们,对官员的权力监督监管一刻也不能放松。而官员更要管好自己、使用好手中的权力,才能确保自己不被利诱、不被利用,也才能真正履行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神圣职责,为党和人民用好权、理好政。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个人“好口碑”难树,但却很容易“碎”。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赢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更加需要作出不懈的努力,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否则,一旦思想滑坡、意志薄弱,极有可能使自己毁于一旦、命伤一念。

  有道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知道因“恶小而为之”,很可能集若干“小恶”为“大恶”,或由“小恶”发韧,逐步滑向“大恶”、“大腐败”。翻开那些贪官们的腐丑史,几乎都是从收受小钱小礼之类的“小意思”开始,逐步发展到收受重金厚礼的“大意思”,最终被诸多“大意思”送进监狱的。“先后75次收受53人的贿赂,折合人民币80万元”,向献国受贿没有“大手笔”,最大的两次也分别只有5万元人民币和5万元港币,平均一次也就1万元。“小意思”大腐败,给我们的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为官者当铭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倪洋军)

相关新闻:

  湖南祁东县原县长受贿近80万 "好口碑"形象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