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发生十多起悲剧,相同的话已经说过好多遍。如花的生命,家庭的期待,从此成为泡影。面对令所有人悲戚的结局,我们不能不深层追问:到底为什么?
如果单单从环境上说,富士康可能比很多单位都强。据某些熟悉内情的人说,富士康园区里有游泳池,有运动场,我们多少单位能够有?富士康管理严厉,有加班,但工资也高,也可以选择不干。
因此,从富士康方面来追问,固然有值得改善的地方,有值得朝更加人性化方向努力的地方,但这能成为员工发生悲剧的充分条件吗?
面对悲剧,我们谁也不愿意把原因往他们身上想,但是,富士康方面新近的努力(如设立总经理接待日),有关部门也派出调查组,但悲剧却接连发生,个体方面是否也应该有值得分析的原因?
正如我在此前一篇 文章里所说的。80、90后是一个没有经过太多苦痛磨练的代群。当然,这样说,部分80、90后的朋友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这也对。我这里是将其作为一个群体而言,并非说所有80、90后朋友都没吃过苦。但是从群众而言,与60、60后相比,所经历的磨练会少得多,这种最大的磨练是经历改革这种大时代加之当时整体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发达程度带来的磨练。
以我自己为例,10岁以前吃过粗高粱面,噎在喉咙口吞不下去。上初中开始,每周走着回家,一走就8个小时到10个小时。一直走到高中毕业。每月份的生活,就是在基本温饱中度过的。我想,我的生活经历,在70后人中,尤其是中国边远地区贫苦家庭来说,带有很大的共性。因此,经历过多年这样的苦痛磨练,生活中、工作中什么苦痛不能从容而过?
当然,我没有苛求80、90后朋友们的意思,毕竟时代在进步,不可能指望他们都去受苦,否则时代进步国家发展还干什么?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80、90后朋友们生长在一个物质财富相对更为富足的年代,这是他们的幸运。然而不幸的是,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的加大,也助长了大家的心理失衡。
这是80、90后朋友的不幸,也是我们共同的不幸。
面对共同的不幸,我还是希望80、90后朋友们能尽可能地调整心态,毕竟,我们肩上负有家庭的负责。这种责任,不是给家里多少多少的财富,那只是后发的。能幸福健康地活着,这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