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资金面将重回宽松


       4月以来,中国A股市场可谓跌跌不休,不到二个月时间,上证综指重挫了600多点。对于近期A股的下跌,市场有很多种解释,归纳起来:一是中国经济或将步入下滑通道,股市提前反映了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担忧;二是中国政府严厉的楼市调控新政,导致了资本市场的暴跌;三是以希腊为首的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引发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四是与美元中期走强有关,压制了全球资本市场的上行通道,也拖累了国内股市;五是4月16日正式上市交易,助推了资本市场的暴跌,甚至有不少人士将股指期货视为真正本轮大跌的“元凶”;六是资本市场扩容再融资提速,对资金的抑制效应明显,加上央行一直高举回收流动性的利剑,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失血”。
  其实,不管何种基本面因素,A股市场的资金流动性状况发生了改变却是不争事实。2009年A股大涨的背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和近10万亿信贷资金造就的市场流动性过剩。
  从目前的情势看,国外方面,尽管欧洲债务危机的阴霾短期内难以消散,但美国经济复苏的形势却越来越乐观,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几率极低,而国内方面,现在宏观调控的“两难”局面导致政策进入监控期,多少可以稳定一下市场脆弱的神经。在此背后,虽然从短期看,技术面上尚不支撑A股的强势反弹,但从中期来说,A股市场又开始“不差钱”,资金面将重回宽松态势,充裕的流动性已事先为A股摆脱低迷“背书”了,市场有望呈现出震荡攀升的格局。
  A股资金流动性的重回宽松,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5月份以来,QFII明显加快增持步伐,在A股市场上大加“扫货”。多家QFII透露,近几周来,他们的投资组合中股票比例在上升。至于启动大幅加仓的时机,据悉,他们较多是在沪深300指数下跌到3000点后,明显加快了加仓速度。
  第二,海外热钱大规模进军股市已如箭在弦,尽管目前仍只是虎视眈眈。热钱专家黎友焕近日称:“3月以来到现在,热钱在加速度流进。3月流入开始加速,4月份再提速,5月上旬环比4月下旬进一步加快。目前新进来的资金大部分趴着不动,并未马上进入股市。热钱炒股一般的规律是股市跌完再跌,跌无可跌的情况下才大规模进入。”今年外汇占款的强劲攀升态势也印证了热钱的汹涌,即使现在有些热钱热衷于炒作小品种农产品,但大规模热钱钟情于股市的时间已渐行渐近。
  第三,近日有消息称,台湾金融主管部门与两岸事务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已经达成共识,将开放台湾保险业投资大陆的资本市场,而其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这将是A股市场的又一生力军。
  第四,产业资本增持风潮再现,这折射出产业资本资金现金流的充足,对资本市场是个很好的信号。根据WIND统计,从5月开始,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增持股份总量已经超过减持部分,5月1日到21日,大股东及高管净买入1.59亿股,增仓参考市值达到17.1亿元。
  第五,5月以来,中央明显加快了财政下拨的力度,改变了1-4月“节奏慢、数量小”的态势,这将再次调动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相应的银行贷款资金也将配套跟上,加上中央领导人近日表态暗示刺激经济政策退出的步伐或将延缓,以及银行对5月份放贷有所缓和的局面,这可能导致5月信贷重新发力,不排除新增贷款再次攀升至1万亿以上的规模,而按照以往的经验,其中流出一部分进入市场也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