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拆,又现命案!


强拆,又现命案!

 

强拆昨又现命案,

百姓生活何日安!

中央屡禁却不止,

草菅人命见一斑。

新闻链接:

饭店老板阻暴力拆迁"被挖掘机从楼上扯下来"身亡

 
 
  http://www.ahradio.com.cn 2010-05-28 11:17  
 

镇政府官员:“老板娘趁人不备,从二楼掉下身亡” 受害者家属:人是被拆迁挖掘机从二楼“扯下来的”

  “别拆!别拆!屋里还睡着10多个人”,有人在饭店楼顶高喊,但挖掘机挥舞的长臂并没有停止。昨日早上7时许,须水镇发生拆迁致人死亡事件,阻止拆迁的商户陈先碧被从二楼楼顶“扯下”,命丧当场。事发后,当地政府、公安等部门先后赶至现场。

45岁老板娘横尸挖掘机旁

  昨日上午9时10分,记者接报料后赶至郑上路与西四环交叉口大转盘西北角的广场。现场警戒线外聚集着近500名围观群众,60多名统一着迷彩服的保安拉起人墙在维持秩序。

  广场西北侧有一座“L”形二层楼,黄色墙体上,刷着8个斗大的“拆”字。东西向楼体二楼的窗户被拆得七零八落,地上散落着砖头瓦块。南北向楼体一层悬有两家饭店的门头,一家为“小肥羊”,一家为“香锅里辣”。

  一辆橙色大吨位挖掘机停在拐角处香锅里辣饭店门前,履带旁的残垣断壁上有一个面积30多平方米的广告牌,已摔得变形,死者尸体就在广告牌下,盖着花被单,露出一双脚。

  香锅里辣饭店的七八位员工聚在现场,大多是四川口音。他们说,死者名叫陈先碧,四川人,是香锅里辣饭店的老板娘,45岁。

  一名个子高高的女士正在接受民警调查,她情绪激动,不时号啕大哭。她自称名叫王学丽,25岁,安徽籍,死者是她的婆婆。

跟广告牌一起被挖掘机扯了下来

  王学丽说,昨天早上7时许,员工们还在二楼宿舍睡觉,忽然听到巨响,“像地震一样”。“听到响动,我们赶紧跑到窗户边看,楼下有一大群人,房东谢国民也在,他们开来一辆大钩机,我婆婆喊着别拆!别拆!屋里还睡着10多个人,他们根本不管。我婆婆就跑下楼跟拆迁的人理论,不管用,我婆婆又跑到二楼楼顶,大声喊着不要拆,屋里还有人,再拆我就跳下去,拆迁的人说,你跳好了”。7时20分左右,挖掘机的“长臂大手”伸向陈先碧扒着的广告牌。“我婆婆跟广告牌一起硬是被扯了下来。”王学丽哭着说,“我们都吓坏了,跑下楼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

  记者随饭店员工吴勇来到位于东西向楼二层的员工宿舍,当天,一间宿舍住有4名女员工,一间住着4名男员工。员工宿舍的走廊上到处是瓦砾。吴勇说,陈先碧先是在窗口喊,见阻止不了,又从隔壁小肥羊饭店爬楼梯上了楼顶。

  记者随吴勇取道小肥羊饭店,上了楼顶。楼顶边沿砌着水泥护墩。吴勇说,钢铁支架的广告牌固定在水泥护墩上,当时陈先碧就骑在水泥护墩上,手扒着广告牌支架。

早上6点被拆迁声响震醒

  “香锅里辣”南隔壁的小肥羊饭店的老板刘志勇告诉记者:“我们从来没有接到过正式的拆迁通知,我以前听说过要拆,还专门问过房东谢国民,他说再过两年也不会拆,让我放心经营。5月12日,我改造装修了饭店,花了4000多元,当时谢国民还说房子肯定不会拆。”“今天先扒的是我们的店儿。”小肥羊饭店员工刘艳波和厨师郭玉东说,“早上6点多,我们听到外面轰轰响,开门一看,饭店门头已经被拆了,外面停着三四辆轿车、两辆面包车和一辆钩机,来了有20个人。我们连忙喊别弄!屋里有人,钩机这才拐过头,开到香锅里辣那边去了”。

房东曾鼓动装修豪华些

  上午9时20分,下起了雨。

  几名保安试图将尸体抬走,被王学丽骂退了。王学丽说,“我老公4月份才租了这个房子,5月1日开业,先给谢国民交了半年15000元的租金,干了还没一个月”王学丽说,当初租房准备开饭店时,谢国民说:“你们大胆租吧,最好装修豪华一些,这样才能吸引顾客。”为了经营好饭店,王学丽的丈夫叶小龙一家老少全部上阵,还从四川老家喊来了亲戚朋友帮忙,“现在已经投进去20多万元”。

拆后要建“德美元通纺织城”

  刘志勇和王学丽都告诉记者,他们饭店所在的地段属于须水镇须水村,对这里要拆迁的事,他们早就听说过,但从没见过具体的红头文件。刘志勇拿出一份宣传彩页说:“这就是拆迁办给我们的材料。”

  这份宣传彩页展开有A4纸大小,页面三折,一面印有规划效果图,另外两面印有文字说明。宣传页文字称该建设项目的全称为“德美元通纺织城”,由香港锦艺集团、德力西集团、河南元通纺织城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50亿元。刘志勇告诉记者,该项目的拆迁指挥部,就在西四环上的中国元通纺织城内,距离事发地点不足500米。

  昨天上午近10时,记者赶至元通纺织城。雨中的西四环西侧沿途,拆迁留下一路残垣断壁,沿街扯着不少红底白字的宣传条幅,其中一条印着“依法拆迁顺民意,有情拆迁暖人心”的字样,格外刺眼。

须水镇政府官员称:“这不算强制拆迁!”

  由于接待记者的中原区委工作人员不能完全说明情况,在记者的要求下,昨日10时25分,须水镇副镇长李文强来到拆迁指挥部。李文强称:“这不是强制拆迁。”他了解到的情况是,“拆迁香锅里辣的邻居时,老板娘趁人不备,从2楼掉下身亡”。

“拆迁补偿主要针对业主”

  李文强称,他对此事的发生“表示震惊”。

  李文强说,德美元通纺织城是省、市、区和须水镇的重点招商项目,纺织城拆迁指挥部位于元通纺织城大门口的一排商铺中。

  因为拆迁涉及的是村民的集体土地,按照郑州市政府(2009)127号文《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收集体土地青苗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有关单位对每家每户都进行了补偿,今年5月15日,一半的拆迁补偿金已送达业主手中。李副镇长介绍说,前期的拆迁普查工作早在2008年就已开始,今年5月12日,拆迁部门又专门布置了宣传任务,“我们主要是和业主商量拆迁补偿,至于商户与业主的关系,涉及特殊补偿,具体的金额和办法,还需要业主和商户自己协商”。

副镇长强调,不属“强制拆迁”

  李文强同时介绍了业主谢国民的基本情况,谢国民45岁,须水村人,在西四环房产比较多,除了小肥羊、香锅里辣两家饭店,还有两家烟酒店、两家五金店租的也是谢国民的房子。此外,其楼体还有广告位对外出租。

  李副镇长强调,此事不属“强制拆迁”,理由是项目征地的性质为集体土地。李文强称他了解到的情况是,“拆迁香锅里辣的邻居时,老板娘趁人不备,从2楼掉下身亡”,“如果知道里面住的有人,绝对不会拆迁”,而关于死者坠楼原因,“现在说法很多,中原公安分局刑侦队已介入调查,应以警方的结果为准”。

 

 

“组织拆迁的全是村组干部”

  李文强说,组织本次拆迁的全部是须水村的村组干部,而具体到个人,他称不便作答。拆迁手续也是有的。

  昨日10时45分,记者再次来到事发地。陈先碧的儿子、王学丽的丈夫叶小龙说:“我是4月初和谢国民谈的租房子的事,他告诉我放心大胆地干,房子不会拆。5月12日早上,谢国民突然拿着一张通知书找我,说房子保不住了,让我自己想办法。”

  叶小龙出示了那张通知书,是用A4纸打印的,全文不到70个字:“接区政府通知,于2010年5月19日前搬迁完毕,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后果自负。20日起停水停电。各商户务必搬迁完毕,望各商户相互转告。”落款日期为“2010年4月16日”,无公章,也没有下达通知的单位名称。“5月12日给我送来了4月16日下达的通知,还限我们7天搬完,饭店这么大的摊子,这可能吗?”

“房东有人赔,我们谁管啊”

  “昨天我给中原区区长热线打了好几次电话。”叶小龙说,26日上午和下午,他先后致电多个政府部门,均未得到明确答复。“拆房子的时候为什么房东也在场?他肯定是得到赔偿了,我们的损失谁管啊?”叶小龙说,谢国民在事发一个小时后,曾悄悄问他,需要多少钱,他可以赔。

“必须先给我个说法”

  围观者中确实也有人说死者是因对政府拆迁不满,自己跳楼的。但持这种说法的都是“听别人说的”。

  而隔壁小肥羊饭店的老板刘志勇证实,他亲眼见到陈先碧“拽着广告牌上的角铁,大喊不让拆,结果钩机一拽,把人连广告牌一起拽下来了”。该饭店的张师傅补充说:“钩机司机一看人摔下来了,跳下车就跑。”

  16时40分,记者再次来到事发现场。看到挖掘机还在,尸首未动,家属在尸体上搭起了一个不大的蓝色灵棚。

  叶小龙说,14时,围观者大都散去,他们找人来搭了灵棚。15时左右,有位叫“洪局长”(音)的人来找他协商,叫他将尸体先送到殡仪馆,因为这样影响市容。“还有这领导、那领导的来了不少,都说让我先把我妈送到他们指定的医院安放,再等待他们处理”。叶小龙说没有同意,“必须先给我个说法”。

房主及钩车司机已被控制

  记者昨晚从郑州市中原区委、区政府得到消息,经调查,起因是一谢姓村民在拆除自有房屋过程中,租赁人家属陈某意外坠楼死亡。事故发生后,中原区委、区政府立即成立了由公安、政法及地方党委、政府参加的事故调查处理组,已对事故发生地须水镇相关责任人一副镇长、一副主任给予免职处理。

  目前,房主谢某、钩机车主及司机已被控制。(记者申子仲实习生周欢欢/文记者张晓冬/图)

相关评论 赵志疆:谁在与新拆迁条例“赛跑”

  “别拆!别拆!屋里还睡着10多个人。”有人在饭店楼顶高喊,但挖掘机挥舞的长臂铁铲并没有停止。昨日上午7时许,郑州市须水镇发生拆迁致人死亡事件,死者亲属情绪激动,现场一度秩序混乱。目前,中原区警方已介入调查。(详细报道见A05、A06版)

  强制拆迁饱受非议,身处弱势地位的普通公众,因此一直寄希望于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正因为如此,去年年底国务院就《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后,“新拆迁条例”的出台备受期待。

  然而,就在公众即将迎来曙光的时候,与新法“赛跑”的强制拆迁依然在突击进行。日前,邯郸广平县高举“城市要大变,首先在拆迁”旗帜,10天完成33万多平方米拆迁任务的“壮举”令人震惊;现在,一条鲜活的生命在挥舞着长臂的挖掘机前戛然而止,令人不禁唏嘘。

  国务院办公厅刚刚下发“紧急通知”,明确规定“对于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以及未制订应急预案的,一律不得实施强制拆迁”,在保障公众利益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时候,那些手无寸铁的弱势群体,何以仍然要以死来做徒劳的抗争?

  当然,如果说此次悲剧与以往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以往强制拆迁中的利益受损者此次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拆迁通知早已下达,补偿款项也已到位,在此前提下,房屋所有人依然将房子租给了他人。即使房屋所有人存在明显欺诈,尽管他已经被警方控制,但是,迎着血肉之躯隆隆开进的拆迁队伍,难道就合理而且合法吗?如此令人惊恐的场面,与遍布大街小巷的“依法拆迁顺民意,有情拆迁暖人心”,构成了何等强烈的视觉反差?

  按照现有法律规定,拆迁租赁房屋,被拆迁人已与承租人解除租赁关系,或提供补偿的,拆迁人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如果租赁关系没有解除,则只能进行房屋产权调换,也就是说,拆迁人应为承租人另觅房屋,督促租赁双方重新签订合同。由是观之,在明知合同并未解除,承租人依旧居住于此的前提下,此番拆迁本就不该进行,遑论无视他人性命的暴力拆迁?

  拆迁原本是为了城市生活更加美好,然而,不时可见的暴力拆迁却很难让城市生活美好起来。新拆迁条例在明确保护公众利益的同时,亦在强调问责制,面对突如其来的悲剧,不知道谁将为此承担责任?

  (本文来源:大河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