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学院副书记罗不梅电话我,请我本周末去江安校区跟学生搞一次讲座,被我一口回绝,她循循善诱:“学院可是要付报酬的哟~~”我笑道:“不稀罕!”说最近参加校内外硕士博士生答辩,太累了,周末想放松放松。罗书记就讽我:“你是嫌钱太少?”差点把我肺都给气炸了,驳斥道:“我给学生社团搞那么多讲座,全是义务劳动,什么时候要过一分钱?”罗书记赶紧缓和气氛,笑嘻嘻道:“我知道你有钱,不喜欢钱~~”这简直是对我的污蔑。我找的媳妇都姓钱,能不喜欢钱?她就恳求道:“支持一下我的工作嘛?”我说:“这还差不多。”问:“讲什么题目喃?”她居然说:“你随便乱讲。”吓我一大跳,因为,最近学校即将出台的教师管理规定,就有这不准那不准,“随便乱讲”可是要受行政处分的。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年过半百,填写各种表格,在“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奖励或何种处分”栏中,还是一片空白。既没有来自官方的荣誉,也没有来自官方的处分,历史很清白。如因“随便乱讲”,晚节不保,一生清白毁于一旦,我脸皮厚无所谓,但我媳妇却死要面子活受罪,绝对崩溃。何苦来哉?
却说今天上午,阳光灿烂,神清气爽,我如约前往。登上讲台,才发现听众全是我院大一新生。江安校区远在郊外,平时全封闭式管理,周末才放风。但进城车费不便宜,不少同学即使周末放风,也舍不得去潇洒走一回。我恍然大悟:罗书记组织周末系列讲座,据说已请若干位老师闪亮登场,实际上是请老师们来跟学生共度周末,给“围城”制造一点轻松活泼的气氛,所以她允许我“随便乱讲”。我就兴之所至,抛出一个很愉快的话题:千万别做乖娃娃好学生!因为,太假太累。说要干一点点坏事恶作剧,大学生活才丰富多彩,今后同学相聚,才有值得回忆的话题。举自己大学时代为例,偷学校的大白菜,偷看同学的情书,竞选人民代表,等等,现在都成了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把大家笑惨了。
然后,我说到学习,希望大家博览群书,发展自己的兴趣,而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更不能为分数而学习。尤其对文科大学生来说,考试分数不一定能真正反映一个人的实际水平。现在大学流行以综合成绩平均分数排名论英雄,而且不分主次,把体育、军事理论、文化素质课等公共课成绩都统统平均进去,严重扼杀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举我指导的一位学生为例,很聪明很阳光,却因“计算机基础”考试没及格而被淘汰出“创新人才班”。这个班是学校教务处搞的试验班,汇聚了文理科高分学生,名曰培养“创新人才”,却唯分数第一。我不知道这个“计算机基础”跟文科创新精神有什么鬼关系?还有若干令人哭笑不得的恐怖要求,如学生评优的表格,居然有“国家级”“省部级”奖,“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SCI和CSSCI 核心期刊论文,等等,荒唐荒诞,明明是“大跃进”借尸还魂,却美其名曰“创新精神”,我诊断为“创新精神病”。所以我去年就正式宣布:不再担任“创新人才班”指导教师。因为,我不愿把自己整成个“创新精神病”,也不愿意指导大学生去争做这样的好学生。
最后,有学生问我:什么是大学的“灵魂”?信仰自由吗?我说这是宪法赋予共和国全体公民的权力,不是大学的“灵魂”。我认为,陈寅恪先生当年所揭橥的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这才是大学的“灵魂”。稍稍联系了一下现实,说到被网民誉为姚文元“转世灵童”的梅老大 PK 最牛历史老师小袁,希望在座诸君,明辨是非,不要做毛左愤青,以亲身经历举例:老毛的话信得,老鼠药都吃得。
回家,媳妇听我汇报演讲内容,惊抓抓叫道:“你敢教学生干坏事?”我笑道,现在的大学生思想觉悟比你高,独立思考能力比你强,你以为我在台上讲的,他们都相信?说不定我在评老毛的时候,他们还在窃笑哩:谢不谦的话信得,老鼠都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