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近期里为何不加息?


中央银行近期里为何不加息?

徐洪才

 

    昨天晚上,中国人民银行再一次“出其不意”地决定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这是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前,2月12日人民银行宣布,从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月12日人民银行宣布,从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人们不禁发出疑问,在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经济出现过热苗头的背景下,中央银行为何不加息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目前物价CPI水平超出一年期存款利率并不多,二者水平比较接近;从理论上讲,虽然加息的理由正在增加,但是中央银行感到并不十分迫切。

    第二,一季度经济增长接近12%,超出了潜在经济增长率近3个百分点,但是这主要是去年基数太低引起的。由于目前经济恢复基础不牢,人们预期今年经济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不能过早退出。

    第三.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加,国际热钱蠢蠢欲动,中央银行担心加息之后会加剧热钱流入,进一步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导致被动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进而抵消加息政策效果。

    第四,企业对利率敏感性较差,增加0.27个百分点不足以对其资金成本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国有企业“不差钱”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加息对国企影响有限,但可能恶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第五,近期里采取的“房地产新政”,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未来市场走势尚待观察,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不能过急过猛,因此央行不加息。

    但是笔者以为,目前中央银行应该适当表示一下姿态,对一年期存款利率加息0.27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可保持不变;也就是采取“非对称”的加息措施。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目前物价水平不高,原因是国家控制住了粮食和猪肉价格。但在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房价对老百姓日常生活支出影响很大,他们会更多地从自身真切感受做出判断,现在很难让老百姓相信不存在通货膨胀;此时依据CPI进行货币政策决策,无异于掩耳盗铃。

    第二,从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和德国中央银行对资产泡沫采取两种不同态度、以及导致出现两种不同后果看,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确实应该适当收紧货币了。从今年以来央行三次提存款准备金率看,应该说央行不是没有意识到此问题。但笔者以为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常规武器”会降低银行体系资金使用效率,也不利于培育市场主体对价格信号做出正确反应。目前我国银行存贷差额高达20万亿,正是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反映。

    第三,有人担心加息会导致国际热钱流入,其实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国际热钱流入是不会在意息差的微小增加的,而是更多地关注资产价格增值趋势。加息对抑制经济变热和资产价格有好处,不仅不会加剧国际热钱流入,反而会阻止国际热钱流入。

    第四,采取“非对称加息”主要是基于银行息差过大、垄断利润过多,不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目前,采取“非对称加息”,可以起到不增加企业负担,又抑制资产市场投机活动的双重效果。

    总之,管理通胀预期是必要的,但要真正控制住通胀和资产泡沫,恐怕还是要管住货币。这才是治本之策。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