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短短几个月之内就连续发生了十几起跳楼事件,尽管有没良心的砖家称这样的自杀率并不高,但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之前的多少年,为什么富士康的跳楼率没有最近这么高呢?
我不知道富士康内部发生了什么,但是我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而且这个“什么”绝对不是什么年青员工心理素质差所能敷衍塞责的!
遗憾的是,就连全国总工会,似乎也是这样的观点,看看今天的报道:《全国总工会:加强对青年职工心理疏导化解矛盾》。
有些矛盾,是靠心理医生就能解决的吗?
如果这样,当初的工人兄弟们也不用罢工、示威、闹革命了!
我们应该正视这样的问题,从一统江山的公有制到现在民营、外资占据了差不多一半份额的时候,企业主与劳动阶级的阶级矛盾已经重新到了必须要从制度上来加以解决的地步了。
在公有制占绝对主导的情况下,工人们拿到的钱少一点,国家的利润多一点,只不过是一个左口袋、右口袋的事情。因为工人拿的工资不高,但是企业会把自己的利润很大一部分转化成员工的福利!在这样的体制里,工会起的作用就是组织工人们的业余生活,增进企业的凝聚力之类的,而关系到员工切身经济利益的事情,基本上不用考虑。
但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里的状况就完全不同,资本家多压榨工人一点,他的利润就多一点,这种完全对立的矛盾仅仅靠工会都解决不了,何况是心理医生?
因此,工会组织急需明确新形势下的代表性和工作模式,真正做到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和资本方、管理方进行谈判。不要搞得工人都被逼得跳楼了,还在那里帮腔说农民工心理素质不行。这种论调,对不起九泉之下的那些革命先烈!
也就是说,工会对待劳资矛盾,一定要分类进行管理。对于全民所有或国有控股之类的企业,组织劳动者打打球、唱唱歌差不多也就够了;但对于外资和民营企业来说,工会坚决不能当摆设,什么工会主席居然是老板秘书之类的笑话,就不要再发生了。在这里,劳方与资方的经济利益一定是对立的,工会的屁股如果不坐在劳方的位置上,劳动者的权益就没有途径进行保障,这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外部性问题。
从长远讲,工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对资方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只有一个制衡的社会,才是一个更加稳定的社会,各方都会从这种稳定里获得最优的利益。否则象现在本田的罢工一样,一天损失好几个亿,各方全输!
面对富士康的十三跳,我们首先应该思考到是:工会的屁股在哪里?
只有将工会的屁股迅速挪到工人这边,当工人的贴心人、家里人,工人们才会在碰到困难和委屈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去找工会,而不是跳楼找上帝!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