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企业招不到员工,出现了“用工荒”,似乎就业不再是一个问题了,真是如此吗?
中国有很多短缺,唯独人口多,不缺劳动力,怎么会出现“用工荒”呢?本质的问题在于企业的工资标准、福利待遇与就业者的心理期待存在着差距。但不能据此简单指责企业“小气”、就业者“贪心”。
“用工荒”导致企业和就业者的两败俱伤。企业由于招不到员工导致开工不足甚至停产,而就业者看似有许多岗位可以选择但实质上仍是待业者。有人会说,只要企业多支付一点,就业者少要一点,那么也就两全其美了。问题是企业主和就业者为什么各不让步?稍作分析也就能明白了,如有利可图企业定会支付,不会眼睁睁看着产能的下降、利润的消失,舍不得涨工资反映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已很有限了。就业者宁可待业也不愿拿低工资的就业,也是出于无奈。房租、粮食等等一切都在涨,就业者总不能上了班还要贴钱吧?无可奈何,只能选择待业。
面对“用工荒”,企业只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关门歇业;二是转型升级。企业关门了,自然不再要员工了。“转型升级”往往是变“劳动密集型”为“技术密集型”,因此“转型升级”走的是“减员增效”的路。可见,企业不论走哪一条路,就业的机会都是在减少而不是在增多。
“用工荒”将会导致更多人的失业。就业的困难在中国将永远存在,任何人都要对此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