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合资企业工会应该做些什么


  本田在华合资的零部件工厂爆发工人罢工事件,有两点意外。其一,罢工在中国本身还是非常稀罕的事情,一不小心就要被列为“一小撮”的行列。而这次却能作为公开的新闻爆出来;其二,作为全球运营非常成功的汽车企业,本田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管人”体系,其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政策却能一直让所有员工,情绪高昂的创造价值。

  

  这只能说明两点:本田对罢工事件,没有大呼小叫,也没有报给公安机关,说明他们还是当做正常的劳资纠纷现象在处理的;其二,尽管过去十年本田在中国的人事政策非常成功,但随着中国人力资源价格的日益上涨,以及群众的自我意识上升,合资企业遇到的劳资挑战,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本次本田工厂罢工,工人的要求是薪水涨到2500元每月。除了感叹中国劳动力惊人的便宜外,你还可以认为,中国人民实在是最善良最本分的民族。

  抛开罢工事件本身,可以问一问,本田零部件工厂中的工会到底在做什么?

  

  七年前我曾经有机会在本田的一家合资整车厂中,待过四个月的时间。对于日本人的勤勉,印象深刻。同时,也深感日本人和中国确实是一衣带水,非常洞悉和了解中国人的性情。在合资企业中,日系往往能比德系、韩系、美系做得更润滑,其实主要应该归功于丰田、本田等对于人性的洞察,以及中国国情的理解。

  

  例如,在这家日系合资企业中,工会主席是由党委书记兼任。这一点,曾经在合资初始,让日本人大惑不解。按照日本人的本意,最好不要有工会——因为在日本本土,它们深受工会之“苦”,然而党委书记当工会主席,更是让他们感到不可理解。他们甚至也难以理解党委书记为什么要作为高管层的一员?而党委书记又如何能代表得了劳方?

  

  但日方很快理解了中国人特殊的体制,而且充分感受到这种体制的好处。他们敲锣打鼓的欢迎党委书记经常列席决策经营会议,更有趣的是,他们很快就能接受,自己员工的一些“党员”,在工作时间会脱离岗位,去参加一些“组织生活”等等。而且,他们还能对工会在节假日的一些员工劳保发送,提供经费支持。

  

  本田在中国多年来利率率一直居高不下,而其小本经营、低成本的思路,却从没改变。员工待遇在合资企业中,也实在算是一般。例如七年前,本田合资企业中的部长,和科长、科员的办公条件一样,都在开放的大厅中,前后不过4平米的面积,转身都困难。而部长级的人物,并没有专车。而与之对比,欧美合资企业中有些科长级的人员,其办公室的面积都要超过日系企业的副总。

  

  这是日系企业的美德,但反过来,却也说明日系企业依靠强大的企业文化“洗脑”功力,维护低劳动力价格支付的成功案例。

  

  本田零部件厂罢工事件的爆发,也许应该给其他汽车合资企业一个信号,中国汽车合资企业中的工会,到底应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