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编制“十二五”规划,要从省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注重五个新导向:
一是注重经济转型。“十二五”的五年要着力于经济转型,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经济发展思路要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由数字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由资源消耗型向科技进步型、由GDP崇拜向关注生态和民生转变。切实走出过去的资源依赖之路、技术低端之路、结构失衡之路和增长粗放之路。在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做文章。这是“十二五”经济转型的主旋律。要从制度安排入手,为经济转型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提供体制和机制上的保证,经济转型才能转的动、转的快、转到位。
二是注重调整结构。“十二五”期间调整结构有四篇文章要做。一是要调整所有制结构,要降低国有经济比重,提升民营比重。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一产、二产比重要下降、三产比重要提高,发展现代服务业。全省要坚持走生态立省、工业强省、科技兴省、外贸活省,民生富省的新思路。三是调整城乡二元化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转变,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四是调整能源结构。我们现在仍以石油、煤炭等黑色能源和石化能源为主,现在要向再生型和环保型八种新能源转化。目前,我国电力结构进行调整,主要思想就是降火电、控水电,上风能、太阳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火电发展多了污染环境,水电搞多了会影响生态环境。以上四大结构是黑龙江“十二五”期间调整结构要做的四篇文章。
三是注重自主创新。要靠自主创新改变和解决黑龙江产业定位低、技术低端化的问题。企业要加大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专利的申请数量,让企业通过无形资产增强竞争力。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要为创新提供体制平台和环境,加快全省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步伐。
四是注重深化改革。“十二五”期间,深化改革是重头戏,要有重大突破。如果说过去的改革是吃肉,那么今后的改革则是啃“骨头”。“十二五”期间,要推进国企改革等九项改革,这里重点有两块“骨头”要啃。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改革。要由集权审批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由万能强权的管制型向宏观调控型转变。这涉及到政府自身利益问题,难度很大。我省经济发展一缺资金,二缺人才,而二者都是候鸟,哪里小气候好就往哪里跑。政府的职能就是创造这种小气候,栽好梧桐引来金凤凰。只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才能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加快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二是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解决两级分化问题。我国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46,超过0.4的警戒线,逼近0.5的危机线。所以,我国的两级分化问题已经很严重,必须高度重视,避免由于两极分化引起社会稳定问题。目前分配制度改革还有许多难题,如垄断企业高工资、高福利问题;国有企业老总高工资、高奖金问题;行业分配不均问题等等。目前,我国职工收入水平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已经下降了12个百分点。所以,两级分化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推进分配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在市场经济的国度里,政府需要发挥税收抽肥和公共财政补瘦的调控职能,力求社会公平和稳定。“十二五”期间需要开展分配制度改革和财税制度改革。要通过改革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力保稳定。因此,“十二五”是深化改革的五年。
五是注重改善民生。“十二五”这五年要注意研究和改善民生问题。省委刚刚召开全会,专题讨论民生问题,这在我省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十二次省委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决定,所以“十二五”期间,发展项目的选择和资金的投入都应向民生倾斜。省委实施了十项工程大多是民生工程。这次省委十二次全会又提出六个千方百计,加快民省项目建设。政府财政要在公共财政的基础上建立民生财政。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锁定在民生上,切实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上和生活质量,提高政府执政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总之,“十二五”是我省经济转型的五年,是调整结构的五年,是自主创新的五年,是深化改革的五年,是改善民生的五年。我们要高起点大视野编制出高水平的“十二五”规划,指导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