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这个时候,就是高校抓就业率最急的时候,不过再急也就是催学生赶紧签协议,学生呢,总是不甘心眼下能签到的工作,学生想去哪里就业呢?去垄断国企、大公司,而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都在考公务员,仿佛千军万马在过公务员这个独木桥。
人才总是要流向那些利润率高的经济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比较高的,更关键的是工作稳定,综合评价起来公务员是最佳的。
为什么要追求稳定?因为当下我们这个社会的不确定性太大了,我们的保障太低了,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垄断企业以外,你在任何一间企业工作,当你短暂失业的时候,都得不到必要的失业救济,这样的损失是很难承担得起的,对那些年轻的、能力和经验都不足的更是如此。
倒退20年,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骨干都忙着下海经商,那时都的市场的竞争性不强,利润空间较大;国企效率低下,民企数量不多,那个时候能捞就捞到了,捞不到就再也没那样的机会了。
20年,沧海桑田的变化。
不禁为我们的社会担忧。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力和就业机会主要靠小企业提供,如果人才都不去小企业,都去考公务员,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就会去来越差,中国的小企业平均寿命是最短的,只有2.3年,这样的寿命下企业做大的机会一定非常小,那么,中国的经济靠什么支撑呢?
公务员热的大背景是国企的垄断已经使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很严重,中国市场经济的活力会埋葬在个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下。政府机构在膨胀、权力缺少监督、对市场的干预过多;而政府最应该做的与此相反:精简机构、约束权力、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要限制垄断,鼓励竞争,鼓励竞争的关键是保护小企业。我们的政府能这样做吗?
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致力于中小企业支持计划,这个问题我国也提了10年,我曾在10年前做过一个研究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环境的课题,当时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现在应该不新了,但是,现在我们的小企业生存环境更差了。高校毕业生宁可待业都不愿意去中小企业,这就是一个证明。
最近带学生实习去了一个化工的小企业,还是经济效益不错的,但看看企业的地点与工作环境、员工素质与待遇,我能理解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去小企业,小企业为什么吸引不到和留不住人才,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太差了,政府对小企业的支持不应该是纸面上的,而应该逐条落实。
公务员热的背后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