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要观点及分析:
1、再调准备金率——
点评:4月初提出,展望二季度,如果外部压力持续缓解,近期人民币主动升值的概率较高,但二季度首次加息的概率大增——加息之前,可能经历一次上调准备金率。
至此,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历史最高水平为17.5%。由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加息有替代作用,因此加息预期被延后。
综合分析,央行政策稳健。截至上周,公开市场已连续10周净回笼,净回笼资金1.1万亿元。但3月期央票收益率连续第13次持平于1.4088%,91天期央票正回购中标利率亦持平。
本周二,央行将发行今年第35期央行票据,为期1年、200亿元,发行量较上期大幅减少550亿元,也是自2月下旬来的最低水平。
政策短期对银行股有影响,周一港股市场有所反应,但对市场而言是一只靴子掉了下来。
中央汇金公司30日公告称,为支持工行、建行和中行,将其2009年的现金分红比例由50%降至45%,以提高三行通过内部积累补充资本的能力,并将积极支持并参与各行的再融资计划。
点评:事实上,前一个利好比较有限,相关银行推出的2009年分红比例分别达到基本不到45%,重点在后一项。此前,中行公布的可转债发行方案,提出以不低于50%比例向除控股股东以外的原A股股东实行优先配售。
3、房地产密集调控——
点评:继续关注后续政策,尽管房地产板块有企稳迹象,但考虑到政策仍在陆续发布、效果未明,暂时难有系统性机会。
下一项重要政策,可能是房产税。财政部贾康表示,在经济下滑时期不宜推出房产税,因征收可能会导致房地产市场快速下滑。但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处于有支撑力的状态,可操作的时机。在房产税实施初期,可考虑对一定标准之下的居民“第一套自用住房”实行永不实征,独立别墅、豪华公寓可先行实征。
4、希腊解救方案明确——
欧盟委员会估计希腊2010年GDP将减4%,2011年将减近2%,2012年转为增长。
同时,西班牙第二副首相兼经济财政大臣
点评:南欧主债危机的背后,是欧元与美元的博弈。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政府会竭力防止风险扩散。
作为最新印证是,德国经济部周五否决了任何要求希腊放弃欧元的建议,表示欧元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并将保持下去。
三、5月份经济和市场主线:
1、整体业绩面支撑可靠(含辩证看待概念股)——
2009年,上市公司净利润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其中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集中的信息产业以163%的业绩增幅领先。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41元,接近2007年创下的历史高点0.42元。2010年首季实现净利润同比增8成,环比增长12%。
已发布中期业绩预告显示,上市公司业绩前景乐观,其中超过60%公司业绩增长或扭亏。
主业增长和毛利率提升、减值计提冲回、税收优惠等,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助推力。
概念股的基本面支撑,譬如广汇股份吨煤成本35元、并受益天燃气价改。
2、宏观经济与调控政策——
750万套保障房建设,对冲了房地产调控风险。但通胀预期加剧,4月份CPI很可能超过2.25%、PPI继续创出新高。
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还会有后招,如果条件具备会升值。目前美元兑人民币一年期NDF报价为6.6116元、现汇价格是6.8263元,相当于预期人民币一年后升值3.2%。
就算人民币升值暂缓,但预期也会始终存在,集中体现在航空、造纸等行业,并且,有基本面或其他因素因素来支撑。
譬如,中国国航
此外,通胀收益板块将获得趋势性机会。商品市场出现新的变化,贵金属再发力、黄金很可能再上1200美元;小品种工业金属崛起,如镍——经济复苏预期告一段落,通胀预期抬头。
3、股指期货的后续影响——
从沪深300股指期货成交量与持仓量的巨大悬殊看,短期炒作为主,中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譬如,根据前期研究:美国推出标普500指数期货,正值货币紧缩末期,短期区间震荡;中期受益经济复苏,提前显著走强。日本,在新加坡推出日经225指数期货时,虽受益日元升值的资产重估,但经济下滑、前期透支,导致推出后下跌;日本本土指数期货推出时,经济复苏是市场在短期震荡、中期持续走强的重要支撑。台湾,新加坡推出台湾加权指数期货时,台湾经济正强劲增长,所以市场短期震荡、中期持续走强;台湾本土期货推出时,经济下滑造成中期持续下跌。
4、产业和区域振兴规划——
三网融合推迟到5月底、生物医药产业振兴产业规划也研究制定中;新疆、西藏等区域振兴计划细节也在落实。
在主题投资者退出、市场下跌之后,基于基本面的价值投资者有望获得持续收益。根据市场特征,适度提前布局更有利。
5、解禁股与市场承接力——
数据显示,5月份股改限售股的解禁市值为347.53亿元;首发、增发配售、定向增发等部分的解禁市值为1370.11亿元。合计限售股解禁市值为1717.64亿元,比4月份减少1763.33亿元,减少幅度为50.66%。其中,
新股IPO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发行市盈率有望下降、过会趋严。
6、历史走势参照——
1991年至2009年的19年,上涨11次(含微涨),占比58%;2000年至今的10年,上涨6次,占比60%。
5月份11次上涨中,4月份上涨8次,占比72%;2000年之后的6次上涨中,4月份上涨100%;但5月份4次下跌时,4月份涨跌各半——4月份走势是5月份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月份11次上涨中,此前一年上涨6次,占比55%;2000年之后的6次上涨中,此前一年上涨3次,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