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否再次重演?


  历史往往是富有戏剧性的,今日的中国股市又一次站在了抉择点上,回首过往,中国股市絮絮下来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但在这个星球的金融历程中,也不过只算个少年而已。1990.12.19日上证指数以95.79点开盘,历尽二十年之久,有过1500、2300、6100的辉煌,也有过340、1020、1310的悲凉。世说物极必反,极盛则衰。每一次辉煌过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消沉。作为当朝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选择呢?

  

  历史告诉我们股市在每一次冲高置顶之后便是一次回落,而再次反弹的点位几乎每次都接近上一次高峰的一半。而这一次也不例外,经过6100之后3400点又一次成为反弹的上限。我们不仅要问,难道真的就到此为止了么?

  

  让我带着大家做一次回顾,或许您将有自己的答案!

  第一次高点在1992至1993年,此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的视察改变了中国旧模式,全国一时间呈现出“大干快上”的局面,GDP以14%的速度开始迅猛增长,大量货币的投入,无形间给资本市场注入了泡沫,随后“老八股”扩容逼迫市场低至340点。

  第二次高点在2001年中,2000年最引人注意的一个词叫“重要转机”,GDP保证了8.2%的增速,而紧随其后的便是长达五年之久的下行态势。

  第三次高点在2007年,但这一次仅仅用了一年时间指数从不足千点的低位一跃而起,翻了尽六倍之多,人们从不敢相信到疯狂追随,从血本无归到资产翻倍,一时间股市成为人们最为向往的地方。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人们最为疯狂的时候,“金融危机”来了。

  而这一次回探之后,似乎指数又一次选择了向下,追其根源我们能找到什么?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便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我们以人均资产倒数第八的姿态赫然进入了富有的行列,资本市场也是异常兴奋,各类中小市值的股票连刷新高,创业板更是博得资金的疯狂追进,市场上慢慢形成一种共识“只要有背景、有题材的中小板股不管价多少,我们就敢买”。

  有人说市场缺钱,但我们细看今天的成交量,似乎与6100点之时是有增无减,中小板指数早已逼近前期6633的历史最高点,IPO的吸金能力不容忽视,只是股市的“脊梁”大盘股们止步不前。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经济早已企稳,但未回升,资金没有冒然押注大盘股,而是选择了数量多,容积小,好掉头的中小盘作为炒作的对象,而如今遭爆炒的中小板已经产生泡沫,博傻的游戏又快到了揭晓谜底的时刻。从基金仓位的角度来看,从2009年9月基金仓位一度高达90%的历史最高水平,急跌至而今的75%。说明主力正在撤出泡沫,等待时机,而从基本面经济复苏的进程,政策面房地产市场的严重泡沫必将遭打压的角度来看,于情于理情现在都不是进驻拉升大盘股的时候。假设你是主力,你会如何选择?聪明的朋友一定会说,“等待时机。”没错,我想主力此刻正是在等待时机,如果说大盘此刻有回落势头,那也必是主力开始建仓大盘蓝筹之时,聪明的猎手总是悄然等待着猎物的出现。或许捕捉大盘蓝筹的时间已经不远。

  指数目前走进一个狭长的三角形整理状态,几次上破未果,难免让多方失去耐心,今天又走到下行线的面前,目前依然在寻求出路,假设这个形态被突破,我想大家不必感到惊慌,也许新的浪潮已经开始酝酿!有天狼系列数据作为依据,我们一定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大盘股启动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