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岗同筹是真正的公平吗?


  收入分配改革是近年热议话题,今年尤其热,因为两会间,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在收入分配改革上进一步推进。

  近来,社会上开始热议要同岗同筹,认为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存在身份差别,应该同岗同筹。不少人并因此称这是公平的体现。

  同岗同筹是真正的公平吗?

  从理论上讲,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现实世界所追求的公平,都是一种相对公平。这是我们讨论问题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的一点。

  同岗同筹的说法,是一种大而化之的简单化处理,本质是一种一刀切的做法。客观上讲,造成当前同岗上不同员工身份的差别,有些地方与此前二元制的城乡差别有关,同时也有更多复杂的原因。不问原因,直接同岗同筹,并不见得就是公平。比如,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进入单位,在基层岗位上,与农民工同岗。如果实行同岗同筹,是否忽视了劳动力的本身差别?同时,同样是农民工,智力因素的不同、工作经验的不同,都会造成劳动质量和效益的不同。如果忽视这种种差别,简单地同岗同筹,会是一种公平吗?

  当然,岗位化管理,不同岗位有不同的薪酬,这是有科学性的。简单地从岗位出发,忽视员工的自身差别,也未见得是真正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