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下的房地产走势分析


  自上月14日国务院总理召开常务会议以来,中央为调控楼市出台了许多新政,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关注,由于在此轮调控中明确了各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增加了这场调控行为的火药味,似乎一切迹象表明,此轮房地产调控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豪情。

  受此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主体都纷纷表示了观望,开发商、置业者、投机者等关注市场的进一步变化以及接下来的国家调控政策,银行、地方政府、国家政府、各部委等则在前期调控政策出台后观察着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一旦表现形势达不到预期目的,那接下来将会有更严厉、更过激的行为出台。

  幸好,在前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表现虽然不能完全达到政府调控的目的,但总的来说也还尽如人意,也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首先,在成交量方面,无论是北京、上海以及深圳等一线城市,还是在重庆、长沙等二线城市,都出现了久违的冷清与低迷;另外,在打击投机者方面,也确实出现了少数一些依赖银行信贷资金进行投机炒作的人大量抛盘的情况出现;还有,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实施细则,以表示对此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持与重视;再有,在银行方面,也纷纷出台二套房、三套房的标准,并严格控制二套房、三套房以及多套房的信贷政策;最后,在房地产价格方面,统计资料显示,不少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局面已经基本得到控制,这所有的一切表明,国家此轮宏观调控政策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笔者之所以在这里说“目的基本达到”是因为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并未出现大幅下跌的局面。

  在如此大的宏观背景下,在如此之多的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未来我国的房地产将呈现什么样的走势呢?势必是摆在每一个开发商、每一个置业者以及每一个投机者面前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那么,未来我国的房地产的走势是什么样子呢?笔者认为,当前这种局面只是暂时的,等此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一结束,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呈现交易量火爆、价格井喷的趋势。我之所以如此认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与历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一样,国家此轮宏观调控政策仍旧是一些不明白我国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的人闭门造车、想当然编造出来的政策。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的?造成我国房地产现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相信这些制定调控政策的人不一定能回答的上来,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每次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呈现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

  造成当前我国房地产现状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国家投资渠道的缺乏、国家通货膨胀的预期、部分“特殊人群”财富的快速增长、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乏、各个地方政府每年开发土地的速度与房地产开发速度的不匹配、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国家对房地产寄予的厚望、地方政府对高房价引发的“土地财政”等都是造成当前房地产现状的原因之一。但个人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1994年国家实行的分税制改革导致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锐减,在地方政府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情况下只好依赖高房价下的“土地财政”,过着一种“寅吃卯粮”的生活;(2)土地垄断制度,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国家所有,只有少数一部分土地是集体所有,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使得那些手里有钱的人难以自己兴建自己的房子,而只有依赖国家的土地出让和开发商的出售才能购买,这种方式既增加了流通成本,也由于国家审批环节的增多导致政府灰色收入的增加以及寻租空间的增大,使得原本就很简单的房地产市场变得异常的复杂;(3)当前的出售制度也是导致当前这种局面的一大原因。在现有的房地产市场,小产权房不合法,只有那些开发商开发出来的、有预售许可证的房屋才能在市场上出售,而那些集资、合资兴建出来的房屋则不可以,由此将导致那些有钱有权的人可以利用内部关系获得优惠价格,而那些没有社会资源、缺乏人脉的人只好拿着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去房地产市场上购买自己的房子。

  在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之后,我们再回到我们国家的所有宏观调控政策中来,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分析。通过对我们所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所有的宏观调控政策都是围绕一些表面的现象来制定的,都是没有触及房地产市场的本质,没有撼动房地产的根本,这次的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样,没有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税分配、土地垄断制度和小产权房制度等进行改革,所以,由此我们不难得出,在此轮宏观调控政策结束以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将面临新一轮的报复性上涨。

  第二、自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是采取疏的政策来化解多年存在的顽疾,而不是采取“堵”的方式,但是在房地产这个问题上,我们国家高层却往往犯着非常幼稚的错误,还是妄图采取“抑制需求的方式对房地产进行调控”。通过对国家历次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的宏观调控政策不是打击投机者就是抑制消费需求,而不是想办法让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资金转移出去,也不是想办法如何解决那些资金缺乏但又有购房需求的人的问题,正因为国家政府经常采取“一刀切”的“不分青红皂白”的调控政策,使得每次宏观调控政策结束之后房地产市场又出现火爆的景象。

  第三,在房地产这个问题上,国家不是想办法解决过渡依赖房地产这个支柱性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寻求新的支柱性产业,而是时不时的回到房地产这个问题上来,尤其是在外围市场低迷的时候。正因如此,使得越来越多的资金都往房地产这个领域集中,也正因如此,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甘愿放弃自己多年形成的优势产业而转投房地产,也正因如此,使得差不多每一个中央企业都来房地产分一杯羹。

  我们需要一种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也需要规范的市场经济,而不是过多的行政干预,但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当前的这种发展模式,显然是有悖于市场经济的,也是不健康的,即使如此,在一大帮缺乏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了解、却有手握行政干预权利的人面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更是面临难言的痛!

  对当前我国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下的我国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势,笔者深表担心,担心这种调控会成为广大平民百姓的又一次“天灾人祸”!

  ——2010年5月8日于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