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每年给大学生做超过50场的职业讲座,但是给中学生做职业演讲还是首次,应好朋友鲁育宗兄的邀请,5月5日晚我去给上海控江中学与光华剑桥中心的大约150名中学生做关于“中学生的职业理想”的演讲。在演讲之前,我询问在座的各位同学是否有心目中未来想做的职业,现场举手肯定的大约占1/3,这个水平高于一般在大学演讲的时候10-15%的比例,也吻合现在幼儿园时期大约7成有职业想象,小学时候有5成,中学时候有3成,大学时候只有1成左右的基本状况,现有教育模式的职业途径杀伤力由此可见。现场同学提到的职业爱好包括律师、慈善家、企业家、农民、电脑程序员、工程师等,其中影响选择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家人的职业,还有一个是所羡慕的社会形象。很明显,我今天的讲座也可能是这些中学生第一次有人给他们提供社会职业的信息,因为通常的教育中,他们只能获得课程或者所谓专业的信息,而职业似乎是与大家无关,殊不知我们的课程与专业未来都是要服务于职业需要的。
我的演讲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确定职业理想的四个要素:一是职业爱好——如何珍惜、发现、维护职业爱好,尤其是在明确自己的性格特点与内在偏好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对于职业知识的见识,确定相应的职业爱好;二是职业形象——我们在从事职业的时候需要维护职业形象,但却不能简单地按照职业形象选择职业,在很多看起来光鲜的职业背后有更多我们不熟悉、不掌握或者不喜欢的职业内涵,职业形象固然要考虑,但选择职业的核心考虑是职业内涵;三是职业技能——掌握按照某种专业化的方式行动的能力,而最重要的是有足够的耐心把这样的能力掌握到熟练并生巧的水平;四是职业规范——依照一定的规则与模式做事情的要求,规范与做事情的规模和长远性有很强的联系。
现场同学询问的问题集中在如何选择职业、如何对待出国学习与在国内学习、如何处理职业中的非规范行为、如何发现自己的职业爱好、在多爱好中间如何选择、个人成长与群体协调。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对于职业考虑的确定性还是提出问题涉及的方面,这场与中学生的互动让我感觉比绝大多数与大学生的互动更成熟、更有见解,而且现场的中学生同学让我觉得他们对于参与实习包括一日见习助理工作更为热心。我也相信,如果中学生同学对于职业选择有更明确的思考也有更积极的社会参与,他们在未来选择专业与其他学习决策事项上会有更好的个人选择能力,而不是依赖会进一步瓦解自己能力的父母决策或者老师选择。
昨日场景:在沈阳图书馆“国图辽海论坛”做“城市人文发展新趋势”的演讲。晚在东北大学为同学们做“职业准备的江湖路径”的演讲,东北大学早期是张学良将军创办的大学。
今日链接:敬请大家关注本博左侧好友链接中的黑苹果青年空间http://blog.sina.com.cn/iamblackapple 和零点集团联合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多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公益组织——大学生实习联盟http://www.usiu.org.cn/jspace/,欢迎踊跃参与。
今日小诗:
晨淬
朝露耀清汀,
春诗照后亭。
天明花未醒,
蜂来已有径。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鲜豆茄瓜
剥新上市毛豆半斤,开水中煮八分后取出备用,新上市茄子两只切成小片后浸四十分钟出黑水后再在沸水中煮八分取出备用,新上市丝瓜去皮切成小片。起红花籽油锅,放入蒜片若干,丝瓜先炒五分,再放毛豆炒三分,再放茄子炒八分,放鸡精、盐酌量,小炒后取出可用。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