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暴雨围城:市长您先别忙着道歉了


4月中旬广州两会结束,副省长万庆良履新广州市市长。下车伊始,万市长给了务实的广州市民不错的印象——他说:“今年我们不再提新思路,不喊新口号,大家也不用观望,我们的责任就是三个字——— 抓落实!”这样实实在在的话是最啱广州街坊心水的了。

 

几天之后,广州大雨倾盆,导致城市几乎瘫痪。为此,23日晚,万市长赶往现场,向受水浸影响的群众表示歉意,并强调要完善应急体系及长效机制。这一声道歉,给万市长的口碑再次加分,因为淳朴的广州市民像我这样的肯定是这样想:“落雨之嘛,点怪得人哋市长喈,而况人哋万市长啱啱上任,就算有乜嘢唔妥,都唔係佢责任,都唔好怪责佢喇。”

 

老天可能是把今年要下在云南贵州的雨都下在广州这样不缺水的地方了,5月6日晚间,广州再次暴雨,100多处内涝,而且有八十多处是新增的内涝点,车辆水浸据说造成的损失过亿元,还有人员伤亡报告。根据惯例,第一,肯定要定性为50年一遇,100年一遇,说实在的,兄弟今年行年33岁,百年不遇的事情这几年遇得可真不少。果然马上“专家”就出来定性为50年一遇;第二,肯定要给予非理性的“科学解释”,今天看报纸就看到了有专家解释为何之前的天气预报中没有提到这次暴雨的来临呢?

 

气象台助理首席预报员张东介绍,气象台之前也发布了有降雨的天气预报。但是根据天气学原理,6日的天气形势几乎不可能出现如此强烈的降水。有关专家们初步分析后认为,这可能跟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有关,“一般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有能量的积累,一旦有对流天气激发,会加强这些对流,降水激烈程度会在这个城市群的作用下有所放大。”

 

广州市民一般都很少吵架发脾气,即使是在这样的大雨成灾的情况下。据说从09年到10年,广州已经按照一天一亿元的标准投入到城市水治理,当然水务局还是有解释:

 

 

记者问:以前淹岗顶,导致交通瘫痪,这次连地铁、机场都未幸免。为什么越治理,水浸的地方越多,越严重?
  市水务局人士:这场大雨是历史以来最大的,水浸街的治理是否取得成效,应该在同等雨量的情况下比较。经过去年的治理,以前185项经常淹没的工程地段现在只有29项出现水淹,可以说排水设施总体上改进了不少。这次主要是整个排水系统标准过低,无法应对如此长时间的连续特大暴雨,排水不及导致所有低洼地区都出现了水淹。


 

反正以我在广州十一年的生活经历来看,广州城市内涝问题是年年存在,从来就没有得到过真正改善,而有关部门每一年都会有新的说辞,善良淳朴的广州街坊也都照单全收。

 

五月初的这一次大雨,我觉得万市长真的不用再出来道歉了。何以故?第一,有关部门已经做出了完美的解释,市长再来道歉,置有关部门于何地呢?第二,如果道歉能够解决问题的话,还要市政预算干什么?第三,市政预算有用的话,还要市长干什么?第四,市长新来,之前的事情不能怪市长,没必要道歉,倒是广州三天两头水浸,除了常规科学原理无法解释之外,希望市长发扬十万个为什么的精神,打破沙锅问到底,说不定会有更多惊喜发现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