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安徽阜阳,一个土地开发项目中,开发商与业主无法达成补偿协议,双方僵持不下。这场拉锯战,因政府公权力的介入而失衡。业主的房屋被违法强拆,一名业主服毒自杀。事后,授权强拆的一名副区长被问责,他同时被查出收受了贿赂。今年4月被判刑11年。暴力拆迁事件中,鲜有官员被问罪。此起事件被认为是“开先河”之举。
【新闻点评】在法制不断健全的社会,强拆的官员获刑尽然也能成为新鲜事(“开先河”),这是令人不知所措的。
近来,爆出的强拆事件是接连不断,遏制这种悲剧的频繁上演,只谈法律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也许只有先解决了“权大于法”的政治问题,然后再去健全法律才有意义。必须承认,在当下,拆迁已经成了引发政府公信力的爆破筒,动辄就会引爆各种社会矛盾。有人是法律缺失导致各地“强拆病”频发,一旦法律介入就能得到有效遏制。但从近期强拆的案例来看,造成“强拆病”频发的,不仅仅是法律不健全,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有法不依。
在无所畏惧的公权力主导下,在这类拆迁里,法律成了摆设,程序不再重要,权力才是主导。所以,要遏制“拆迁病”,必须解决了“权大于法”的政治问题,然后再去健全法律才有意义。因此,安徽的此次事件是否开了先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彻底解决“权大于法”的政治问题,让人民赋予的权力,不再伤害人民自己。
阜阳官员因强拆被判刑,是权力失控的表现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