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四论”财富分配


  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是大势所趋,这对管理者是一大考验。长期的收入比重下降,需要提高收入来刺激经济。一方面国内消费需要高收入来拉动,一方面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两者是矛盾的。

  美国政府曾经多次为公务员涨工资,涨完工资之后就实施小幅度的通涨,表面上工资涨了,其实际上没有增加多少购买力。而我们国家这次的情况恰恰相反,前后夹击。

  表面上是财富再分配,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的大调整的前提。也是国家实施创新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南都讯】上月17日以来,《人民日报》连续推出系列报道,谈财富分配。系列报道开篇指出:近年来,我国政府、企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居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如何做大居民收入蛋糕,缩小贫富差距,已成为全社会热切关注的焦点。

  截至目前,《人民日报》该系列共推出4篇报道,分别为: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户籍出身等差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工资不能由老板一个人说了算》

  《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

  报道指出: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分配份额呈现双增加态势,而居民的分配份额则有所下降。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经济结构转型和垄断利润过高是主因。城乡分割、行业垄断以及资源价格扭曲,拉大收入差距。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报道建议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快改革进程,根治分配“不公”。

  【联合早报】加薪潮长远有利中国经济 富士康加薪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