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型基金是否会遭遇清盘之痛?


    证券投资基金永远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证券投资基金问世已经有10多年了,期间,基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规模同样获得了爆炸式的增长。2007年大牛市行情时,基金资产曾经突破3万亿的大关,即使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基金净值大幅下滑,但其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忽视。

    目前市场上,规模较大的基金达到百亿之巨,但也有某些基金的份额不到1亿元。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投资股票为主要方向的开放式基金的份额低于1亿份的已达16只。5月31日,“1毛基金”亦现身市场,博时上证超级大盘ETF以0.198元的单位净值一举成为目前最便宜的基金。

    基金单位净值无论像王亚伟管理的每份9元多的“最牛基金”也好,还是像博时上证超级大盘ETF的不到2毛也好,只要其净资产值不低于5000万元的下限,继续混迹于市场当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如果低于这一下限,则存在清盘之忧。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

    基金清盘意味着基金将失去其中的管理费收入,从另外的角度讲,如果基金业绩表现不佳,无法给予基金持有人以回报,随着持有人的大规模赎回,基金遭遇清盘之痛并非没有可能。

    基金今年的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31日,规模最小的股票型基金——天治创新先锋的规模仅为3605.76万份,资产净值为4573万元。已经低于5000万元的生存底线。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到5月底,超过60日的时限,那么天治创新先锋就有可能被开除“基籍”,成为首只被清盘的基金。

    尽管从4月中旬开始股市产生了大幅下挫,但是天治创新先锋的资产净值不仅没有出现缩水,反而呈现出“扩张”的态势。天治创新先锋在4月20日的时候就成功越过了5000万元的“生存底线”,主要缘于今年以来该基金业绩突出:在上证指数今年下跌幅度高达20.90%的情况下,同期,天治创新先锋的净值仅下跌了2.84%,在113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10位。

    今年业绩突出是天治创新先锋暂时避免遭遇清盘的最大原因,但很明显,该基金“革命仍未成功”,还需要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业绩与做大规模,才能彻底告别徘徊在清盘边缘的尴尬。

    其实,从基金公司增加管理费收入的角度,基金公司当然不愿意出现旗下基金被清盘的状况出现,更何况,此前还没有一家证券投资基金被清盘。在此背景下,谁又愿意成为“被清盘”的首吃“螃蟹”者呢?

    退一步讲,即使天治创新先锋到了清盘的边缘,基金公司完全可以通过自购的方式“弥补”其中的“缺口”,以达到生存的最低要求。因此,除非袖珍型基金再出现大规模赎回现象,否则,“被清盘”的可能性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