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相关经济数据。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1%(和此前路透社文章预先透露的数据完全一致),环比是下降了0.1%,从而短期内有助于缓解市场利率上调的预期。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则出现环比同比的双上扬,环比上涨了0.6%。,同比上涨7.1%,这是PPI从今年1月份起连续第5个月涨幅超越CPI,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上游拉动型、原材料输入型价格上涨特征。
从二级市场的反应来看,由于物价指数并没有出现超预期的大幅上升,再加上此前已经有媒体“泄密”,在今天统计局数据正式公布前大盘就随着隔夜美股的大涨而高开高走,数据公布之后也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冲击;利率敏感型的银行、地产也联手走强,对指数形成有效拉抬。
不过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各地关于房地产税的细则陆续仍在制定中;从前期房产调控的效果来看,5月全国房价涨幅虽然在14个月首次出现回落,不过同比依然是上涨了12.4%;比较明显的政策效应反映在成交量上,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了15.8%,销售额下降了25%。商品房的销售额比销售面积下降幅度更大,反映出一种结构性的调整,即应该是高房价的1、2线城市对调控的反应更加强烈,而部分2、3线城市的房价同比还在上涨之中。这样的调控效果管理层是否满意,更多的调控措施到底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出台,这些都会继续制约市场的反弹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受益于经济继续向好(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比上年同月加快7.6个百分点)和出口形势好转(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出口1317.6亿美元,同比增长48.5%,比上月加快18.1个百分点,增速创2007年3月以来新高)的上市公司可多加留意。
事实上我们也从盘面观察到,近期中报业绩有良好预期的个股已经悄然启动。在经济增速是否会在调控压力下放缓的忧虑中,业绩增长越是确定的上市公司,越是部分翻多机构以及新发基金的建仓首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