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降价潮或延续至八月方休


 
  广州楼市进入今年6月下半年第一周就出现成交严重下降现象,说明政策不仅影响到投资客,更严重的是影响到销售成交量,最后才有可能影响到房价。但是,销售成交虽然有大幅度下降,而房价却在万元以上,可以说这是政策调控的“杯具”。因为政府的政策没有把矛盾指向房价,而是仅仅指向投资和改善需求及供应三方面,结果导致政策后期震荡不断和对后市预期判断不明朗,才会出现目前楼市销售受阻和成交萎缩及房价继续上涨的局面。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表明:5.31-6.6日,广州住宅签约816套,环比之前一周大幅下降38.8%;签约面积92845平方米,环比下降36.5%;签约均价11169元/平方米。无论是网签套数还是面积,6月第一周都为5月以来降幅最大的一周。毫无疑问,今年下半年广州楼市的成交将继续下滑,除非开发商愿意把价格下降到合理位置,否则成交将下降到50%,而楼市将面临重大的危机。不要等政策再出新的政策调控和地方政府严格执行,中国楼市将陷入“有价无市”的局面。目前郊区房价下降,是因为推货量相对多和价格上具有一定的折扣及部分开发商互相恶意“炒作”的结果。
 
  2010年7月1日起,广州市将执行新的土地出让金(即“地价”)计收标准,开发商和市民补地价的标准将大幅度提高。受到政策严重干预,开发商在资金来源渠道被政府“封杀”后,目前中国一线城市明显感觉到资金链比2008年紧张。因为不仅今年房价下降预期比2008年还快,主要是国企和大型房企从被迫下降到主动下降房价的心理转变。另外就是今年5年一手房的销售成交萎缩在3成到5成,房价下降到超过20%-30%,而二手房的成交出现大量“零成交”,这个是2008年没有的现象。
 
  尤其是前二年储备土地多和新项目在开发及销售受阻的房企,另外是负外债的上市公司和部分公司内部出现分裂的房企,不仅面临着资金链随时破裂的危机,还面临着投资和改善需求“封闭”,而刚性需求“萎缩”到“消亡”的危险,今年全国各个城市都在大力开发建设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及限价房,另外是增加土地和市场有效供应。所以才出现目前大部分房企会暂时的选择观望和部分房企下降房价及停止销售,对于房企而言,成交惨淡意味着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
 
  由于市场交易量的低迷,行业龙头老大万科在北京、苏州、广州等地的部分楼盘已经进行了变相的价格调整,而这一次的调整将是“更大规模的价格调整”。随着楼市调控的推进,在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等渠道受阻后,上市房企开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融资,缓解资金压力。如恒大、金地、龙湖等大型上市房企,纷纷拓展优先票据、基金募集、境外融资等多种渠道融资,绿城中国、中华企业、新城地产等也纷纷通过信托实现融资。
 
  随着政策深入调控和成交严重萎缩及房企资金趋于紧张的现象,目前国企和民企等大房企的楼盘价格出现暂时“下降”。主要是为了打破观望局面和抢夺市场份额及跑量套现。例如万科“带头”降价,导致恒大和保利及佳兆业等房企纷纷调整价格,另外绿城的楼盘也开始下降。2010年6月6日晚上万科在深圳的两盘连夜低价开盘,说明中国楼市一线城市将出现第一波降价潮。
 
  尤其是大房企从被迫下降房价到主动下降房价再到其他房企“跟随”降价,毫无疑问,当前,投资和改善需求被打压,而刚性需求在观望,唯一打动购房者出手的理由就是下降到合理价位,方可出现刚性需求的“楼市春天”,否则政策一旦继续深入楼市和房企存货过剩导致资金链破裂,损失最大的依然是房企,甚至导致整个房地产崩溃。2010年下半年,楼市新一轮降价或者将全面来临,调控至今,房企信心的脆弱已经开始显现,市场并非固若金汤,其敏感的神经对于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迅速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