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苹果和微软的立场上看问题,Linux势力弱小,每战必胜。但是,折腾了这么多年,Linux不但不死,反而越发兴盛起来,岂不怪哉?Linux为何天下无敌手?
大家知道,竞争对手(competitor),一般而言,还谈不上是“敌手”(“match”,双方力量能够相抗衡才称得上“敌手”),两者略有差异。6月11日,Glyn Moody发表文章,题为“Why GNU/Linux is Unmatched(无敌的) – and Unmatchable”,很有意思。文章指出,GNU/Linux原本也是不可移植的(Portable),在1996年前后,Linus Torvalds本人做了大量的工作,才使得GNU/Linux易于在不同的处理器平台之间移植,从而使得Linux在各种硬件平台上都能够跑起来。这一点极为重要,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我们知道,Linux遵循GPL规则,程序代码允许别人修改,保证了Linux被广泛移植的可能性,比如,Linux可以植入数字电视、小手机、MID、SoC(单芯片上的系统)......甚至自启动U盘(嵌入式数据格式)。可以说,Linux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天下无敌也。对此,Windows和苹果OS只能甘拜下风,望尘莫及。有人说,iPhone 4跑在专有的CPU(苹果专有处理器)上,使得苹果盈利能力大增,是一种进步。实际上,这恰好是一种倒退(说明:Steve Jobs只顾自己吃果果,别人饿死他不管)。
近日,Intel和Nokia联合推出MeeGo(往年是Wintel联盟),Android捷报频传,ARM、IBM等巨头又联合搞Linaro支撑软件包,......这一切表明,Linux如虎添翼,所向披靡。《Linux基金会》执行主席Jim Zemlin近日指出,Linux不仅仅是免费的,它给于人们更多的价值,其中的主要意思大概就是Linux的硬件可移植性。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时代,Linux的重要性空前增加,人们的思想往往跟不上,有些XP时代的旧文人跟着瞎搅和,不断给苹果唱赞歌,简直是帮倒忙。
当前是我国发展Linux的最佳时机。微软、谷歌和苹果三巨头混战在北美和欧洲经济发达地区,暂时还顾及不上中国的市场。对此,我们的思想认识准备不足,比如,国家投入巨资,发展“自主”国产操作系统无异于重新发明轮子。Linux遵守GPL规则,其源代码允许任何人使用(use),没有地域限制(自然包括我们中国)。我们完全可以把GNU/Linux引入中国,“为我所用”,但是,绝不能搞“拿来主义”。6月29~30日即将召开第五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我希望GNU/Linux能够成为本次会议的一个正式议题,开源中国离不开GNU/Linux。
有人认为,Linux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可以存在“不同看法”。Linux不是商业噱头,Linux是逻辑思维的结晶,而且已经被社会实践所证明,容不得是是非非的“不同看法”(全是托词)。我们所要做事情,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思考,而不是回扣多少的交易(就此打住,不能再说下去了,......)。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