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容辞奔赴抗战第一线


 义不容辞奔赴抗战第一线

         我给孩子讲爷爷的故事9

              蔡笑晚/文

          兰亭挥毫

 

     一九三七年,日寇大举入侵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都发生了大规模战争。为了解决沪淞会战伤员的救治问题,国民党急召大批高级医护人员组建医疗队去上海郊县后勤部工作。

父亲虽然对弃医从军不感兴趣,曾多次婉拒陈诚的提携,但这次情况不同,因为日寇大举入侵,抗日救国已不是个人的私事了。

当时陈诚担任抗日战争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召父亲去上海是因抗战救治伤员的需要,而且应召的人也不止父亲一人,所以就义不容辞了,父亲先是去了上海庙行直接见了陈诚,陈诚安排父亲在他属下的临时后勤医院主持医务工作,上海沦陷后,国民党在金华建了一个后勤部医院,陈诚委派父亲担任医务主任,当时他仍然有意提携父亲做官,据说当时国民党高官都在扩充自己的势力,拉拢有才华的年轻人,培养亲信。

     在后勤部工作期间,出现了另一个重大的情况,共产党的地下人员渗透到中央后勤部医院工作的人也不少,当时任外科主任的就是共产党地下党员的骨干分子,他曾千方白计接近我父亲,想拉我父亲入地下党,我父亲后来与我谈及此事时,也是感慨万千,他说就他所认识的共产党人,大都是非常高尚而且有威望忧国忧民的贤明之士,另外他当时所认识的许多国民党人,也大都是很有信仰有抱负,爱国爱民的正人君子(包括陈诚在内),如果这些好人都联合在一起共同抗日救国,非但抗战必胜无疑,而且也能很快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很好,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指日可待。但是当时情况下要在两者之间作出抉择是很困难的,如果靠拢国民党走陈诚指引的升官之路,肯定可以马上立竿见影,光宗耀祖,显赫一时,但是根据他对中国政局的分析和国民党的腐败,预见到国民党不可能是中华河山的“真龙天子”,也就是说国民党长不了。所以不能走那条路。

     所以父亲在后勤部工作的时间里,处在非常矛盾的思想斗争之中,为了避开这些政治方面的纠缠,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医务管理和医治伤员的具体工作之中。在那段时间里,他以他杰出的的医术,救治了无数抗日将士的生命,并用自己的薪金资助许多一无所有的伤病员,据母亲说,有一次为了使一个浙江丽水的伤员能回家创业,竟把自己一个月薪金全部送给了他,弄得家里那个月经济非常紧张。

     在金华工作期间(来中央后勤部的第二年,即1938年),母亲生了我三姐雪娟,因为有接受二姐的教训,父母不敢再把孩子带回莘塍老家托人抚养了。母亲本来可以在后勤部干一些管理病历和伤员登记工作,现在孩子多了,只得辞了工作,在家照顾孩子,两个大的孩子也要开始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