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字元常,三国魏颍川人。出身于东汉望族,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亭东武侯。魏初任相,明帝时迁太傅,世称钟太傅,卒谥成侯。他的书法,以曹喜、蔡邕、刘德升为师,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小楷。结构朴实严谨,笔势自然,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和晋代王羲之并称钟王。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宋代以来法帖中所刻的小楷《宣示表》,《荐季直表》等都是晋唐人临摹本。《荐季直表》艺术成就很高,元代陆行直赞美此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为“无上太古法书,天下第一妙迹”。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其中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很早就以钟繇为师,得其规矩,特善隶书。据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笔法传授人名》说: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可见,钟繇是蔡邕书法的第二代传人。宋代陈思《书苑菁华•秦汉魏四朝用笔法》记述了钟繇的书法成功经过,说他少年时就跟随一个叫刘胜的人学习过三年书法,后来又学习曹喜、刘德升等人的书法。因此,钟繇与任何有成就的学者一样,都是集前人之大成,刻苦用功,努力学习的结果。
钟繇之后,许多书法家竟相学习钟体,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种钟体临本。后褚遂良、张昶、怀素、颜真卿、黄庭坚、赵孟頫、文征明、傅山、董其昌、刘墉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钟论之要。总之,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汉字书法的创立、发展、流变都有重要作用。
荐季直表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