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一生60吨,每天4斤半?


    一生吃60吨食物,每天吃4斤半?   邹蓝

人一生吃60吨食物。北京青年报2010年6月11日。说这话的是王旭峰,报纸上公布的身份是中国营养学会会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不知道在何方供职?

我折算下来,如果以现行的国人74年左右的平均寿命计,那么合每年每人吃810.8公斤,也就是1621.6斤。那么这折合一生中每天吃4.4427斤(2.2公斤多)。

这还是男女平均的量。如果考虑到女性食量一般比男性还少一点,那就可以算女性4斤,男性5斤。这好像也太多了。

如果再考虑到孩子10岁前饭量相当有限,到65岁之后饭量也不会跟壮年人一样,这样就有20年左右饭量大概只是壮年的平均水平的一半,那么壮年时期估计还可以多摊每天半斤,比方说女的4.5斤,男的5.5斤。如果不多摊,那么权算壮年时期多吃的,都算在幼年和老年少吃的量中补,那么就不变。

这个说法大概是食物的毛重,也就是麦子和稻子都带壳,玉米都带棒子,不然以常识计,主食和副食包括水果等,不可能吃那么多。

但是毛重顶多也只占粮食的10%之内,也就是说,一斤麦子打9两面粉。实际上也就是2-5%左右而已。因此毛重也好像不够数。除非把田头的产量刨去损耗,贪污,浪费以及消费者买回家选择后扔掉的,还有秸秆都算在内,才勉强能有个意思。

他说的是吃60吨,而不是说吃的食物从生长过程到被人吃,总共有60吨。仅仅以一头西门塔尔牛为例,每头肉牛平均每天消耗6元的饲料,11个月增重期330天。饲料消耗1980元。国内玉米期货价格从2010/年2月初的每吨1759元涨至3月底的1884元,折合0.87元到0.94元。那么牛6元的饲料,折合7斤/天,330天等于2310斤(1.1吨左右)。这也加到60吨中,一人10年吃个50头牛还是吃得下的,那么60吨肯定超了。

还说回60吨和每天食量的问题。比方说,在1993年取消陈云1953年设计执行的粮票政策前,我在北京的定量是27斤。北京粮食票分三种:米票、面票、粮票(粮店购买杂粮,或者百货店买点心,或者饭馆买烧饼油条吃饭时交纳)。一年定量也就是324斤,折合每天8.8两。就是翻倍,也不过628斤。加上蔬菜什么的,加300斤也了不得了。那总共也就是928斤,跟1621斤差远了去了。

现在无论怎么绝大多数穷人吃饱饭还没有问题,城里人估计主食如米饭馒头面食等每天也就是半斤六两的样子,副食倒是多了。一少一多,就算主食6两,一年219斤。副食现在比以前丰盛多了,算一年600斤,那也是合计819斤;如果算700斤副食(算一天两斤蔬菜水果),那就是919斤。跟1621斤相差也依然远。如果算每天三斤副食,那么就是合计1200斤,跟1621斤相差还是远。

如果王某以自己的食量来估算的话,那么要么是他食欲亢进,胃口特别大;要么是他样本选错了,都选的是低收入阶层体力劳动者。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这个场合特别贴切。因为北京青年报记者也被忽有了,居然标题就是“一生要吃60吨食物,怎么吃才合理”。已经假定中国人每人一辈子就是吃60吨。

每年919斤或929斤,或0.45吨。那么60吨可以让国人吃133.3年。算个整数,也有130年。哪怕半吨,也可以120年。王硕士真够意思,让国人长寿。

王营养硕士没有活在毛四伟在世的时候,确实遗憾了。万岁只是说说而已,百岁他肯定是想的。120那更可以是喜出望外了。谢电报员和张列车员都能圈定当政治局局员呢,王硕士至少可以当部长.20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