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解读:究竟谁在操纵中国汇率?


人民币升值呼声又起
我们看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趋势不变,近期受欧债危机影响可能有所推迟。
近期升值问题探讨:
美元近期在国际市场走强主要是因为欧元区债务危机引发的市场避险行为,美元对欧元大幅上涨,同时,市场中抛售风险资产,逃向美元资产以及黄金等。再加上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快于欧洲经济体,因此美联储将遭遇欧元区加息的预期,中期来看也支撑美元。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问题仍在观察之中。
1.最新焦点事件:
市场数据:中日澳5月份经济数据好于市场预期,被市场解读为欧债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是像预期中的一样大。市场非美货币略有反弹,但是整体经济复苏步伐不容乐观。
* 中国5月进出口增幅均近五成,贸易顺差195亿美元 ;
 *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中国外贸形势远好于预期 ;
*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外贸政策宜维稳 ;
* 跳升源于基数低及前期政策滞后反映,下半年料回落 ;
* 西班牙进行的三年期公债标售获强劲需求,令市场担忧缓解;
国内强劲顺差数据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再次重启。
2.国际压力:美国财长盖特纳周四暗示,美国对中国的汇率政策开始丧失耐心,另一位举足轻重的议员警告称,不久他将推动对中国进口的惩罚性立法;期中选举临近,美国或将推出汇率相关的立法。
3.国内动作:之前在国际市场沉默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近期为减轻升值压力,逐步试点允许境外存放合法外汇,逐步放开资本项下的外汇管制。
中国人民银行上月称,将根据一篮子贸易伙伴货币的表现,改善人民币汇率机制。
   1.市场分析:美元走强令人民币有机会放弃钉住美元,中国可趁美元大涨,打造更为灵活的双向交易活动。但是该想法忽略了人民币升值对本已动荡的金融市场以及处于脆弱复苏期的国内外经济的影响。
   汇率机制改革以提高弹性,这仍是一项重要的政策目标,但改革实际上是要提高弹性而不是升值,人民币的升值将会是非常温和的,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展开,改革更重要的是提高汇率的双向波动。
   2.我们的分析
从各大货币的历史走势可以看出,伴随着一国经济的增长和强大,该货币升值是必然的。而且当前我们面临资源要素改革以及通胀预期,人民币升值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资源流向、改变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等等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升值也是必然的;但就目前经济形势,升值与否,升值时机、升值方式、升值的幅度取决于政府的决定。
3.我们判断:
目前我们经济面临的问题:不确定的外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紧缩带来的经济放缓;从最低工资标准到富士康全面提薪再到本田罢工涨薪,这意味着一种转变,不但是通胀的一个起始点,更重要的在于反映了国内人力资本禀赋在逐渐消失,这是一个更致命的问题。众多的国内外经济、政治问题,造成了目前不确定。因此升值并不会从多数学者所纯粹关注经济增长问题的角度来做,而是考虑更多方面的问题,谨慎升值。
升值是必然的,道路是曲折的。

战略上
以要素资源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增长或者是持续经济增长为立足点;
出发点
以今年经济复苏且平稳度过复杂的2010年为出发点:主要考虑政府刺激向民营投资拉动经济变动;考虑出口;国内消费;
策略
以增加汇率弹性为策略、辅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企业留存境外外汇的具体政
策,在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同时,逐步放开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时机
因欧洲债务危机的干扰,可能推迟至三季度末;
幅度
年底升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