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供应商新商业模式出现仍需时日


《2008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指出:尽管农资购买方便性基本不成问题(76.3%的受访农村居民表示目前购买农资农具比较方便),但方便性只是农资服务的一个方面,农资农具流通领域中一直广受诟病的农资农具质量问题,有望通过农资供应模式的创新来得到保证。受假化肥、假农药、劣质种子事件影响,传统农资销售渠道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统一形象、统一标识、统一采购渠道的农资超市开始出现。但在小农经济下,这一供应模式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发展性值得探讨。在小农经济模式下,农资供应商面对的是广阔而分散的市场,需要较多的农资超市才能满足需求。

但是,因土地规模较小,单个用户农资农具的用量很有限,导致单店开设的成本与收益难成比例;同时,高素质加盟店和店铺管理者欠缺,使得连锁超市赖以快速扩张的“加盟”法宝难以奏效。在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模式下,对于农资供应商而言,市场和客户集中度提升,集中物流可有效降低成本,服务效率可大大提高,农民在农资购买上不但更方便,也会更有质量保障。因此,适度规模经营后的农资销售模式,有望逐渐升级为类似于西方农庄经济的“点对点”模式。我国农资供应商在商业模式前瞻性创新方面可借鉴西方农庄经济的模式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