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电视这点事儿 |
|
作为一名管理者,在职场中,她是中性的。作为一名女性,在文章里,她是感性的。作为一名媒体人,她则是成功的。那么她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做脱口秀节目?她的节目创意灵感又是哪里来的?让我们来了解杨晖的人生故事。。。
 |
 |
若邻:唯众传播旗下的电视节目很多,您是怎么调配工作时间的呢?
杨晖:做传媒的人忙碌大概是一种常态。在时间的安排上,我一直都是满满登登的。尽管现在的团队已经能够很独立地进行工作了,但是有时我还是会忍不住偶尔探探班。很多嘉宾都是老朋友,平时大家难得见面,所以录影之前我都会尽量赶过来,聊聊彼此最近的情况。和他们聊天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收获。目前我的精力主要放在公司的战略、管理和运营方面,有部分时间花在给一些广电集团做培训,或是应邀去大学做演讲。还有一些时间会交给朋友们,“已经好久没有见面啦,一定要一起喝下午茶啊”,我就一定会应承下来,并叫秘书安排进日程表里。有点跟别人不太一样的习惯是——我喜欢晚上工作,凌晨3~4才睡觉,上午很少开机,不过一定会休息够7-8小时。当然有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去做的时候,我通常会牺牲一点上午休息的时间,比如像今天若邻约了的采访。
若邻:唯众传播的节目非常受欢迎,当初选择做财经类脱口秀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杨晖:这个时代除了文化界和学界之外,还有一个聚集精英的地方就是财经界。这个群体的人,有新锐的思想,有突出的成就,对事物的看法有独特的角度。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菁英,有很fashion的生活方式,是社会的意见领袖。而在上海,财经节目也很符合这座城市的气质。我想,要了解一个城市,就应该从这个城市气质最突出的人群开始。从湖南到北京再到上海,我很喜欢上海。我用这样的方式,让我、让唯众与这座城市交流和对话。从节目受欢迎的程度,也说明了大家沟通欲望之强烈。因为不单单是我和唯众,更多的观众也有这样的渴望,所以媒体人有责任为更多的观众去实现共同的愿望。
若邻:唯众传播在内容供应商这个角色上的目标和愿景是什么?
杨晖:我们从财经节目入手,并不意味着唯众传播只做财经类节目。从电视节目品牌的角度来讲,最重要的不在于节目的题材,而在于我们必须明确在为哪群人服务。唯众传播的节目更多的是对目标受众的定位,我们会针对节目去做事情。你也看到我们的节目在定位上具有“白领趣味”。凡是这个群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所思所为所想都会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从《波士堂》我们完成了一件事情——偶像这点事;《上班这点事》就是职场这点事;《谁来一起午餐》告诉你创业这点事;我们跟云南卫视合作的《智赢天下》讲的就是旅行这点事;曾经我们制作过的《源来女人》说的是女人这点事;我们2009年一月份推出来的目前非常受欢迎的《大声说》,可以说就是文化这点事了。我们的题材一直在拓宽。我们要做到的是以受众为核心,满足他们360度全方位的需求,也许今后我们会推出时尚这点事、爱情这点事呀什么的。当然,可以用电视节目的形式来表现,也可能是以影视剧的形式来表现,还可能是杂志、网站。唯众传播不希望自己是单纯的节目制作公司,我希望它成长为一个基于内容的、跨媒体的、整合传播运营商。现在,它刚在向理想迈进。从创办到现在还不到3年的时间,在速度上还是比较快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唯众传播一直致力于追求原创,这也让它区别于更多的电视节目机构,我们对创新有一种忘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就应该有敏锐的洞察,良好的策划意识和强大的执行力。比如很多节目都在谈创业,但是我们谈得生动精彩,更加富有真情实感。做《上班这点事》之前,可能很多观众还不知道原来上班还挺值得聊的,但唯众把大家见怪不怪的事情,组织成了非常好的谈资,两年多来创造了600多个话题。
若邻:对于节目创意,您从哪里得到灵感?如何实现到每一集的节目当中?
杨晖:目前节目的总体设计、框架和创意主要来源于我,但每期节目的精彩应该归功于我们优秀的团队,源于他们对节目深厚的感情和理解。每期节目录制之前,他们都会跟嘉宾进行深度了解和近距离沟通。是他们让嘉宾的故事更加生动起来,最终让观众看到嘉宾身上更丰富、更平常、更真实的情感。所以节目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唯众的team,他们可以说是中国最优秀的团队,非常有战斗力。
若邻:节目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杨晖:做节目是很残酷的,不是自己认为好就好的,要得到大家的喝彩,而且声音的高低、分贝大小与节目成功与否是成正比的。当然我们有自己的法宝和理论,我一直积极倡导TV2.0理论。互联网是我们的老师,从互联网等新媒体上我们吸收了很多的营养,互联网的精神和特征对传统媒体创意、品牌和营销起到了非常大的启发作用。我的TV2.0就是基于WEB2.0基础上的,它的核心特征就是个性化和去中心化。首先要有个性。现在很多节目面目模糊,无论是新闻、综艺还是脱口秀,看起来大同小异,同质化竞争太明显。但在互联网里,每个人都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你可以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去中心化的潜台词就是平等。在我们的节目中,很多节目主持人非常受欢迎,像袁鸣、曹启泰、刘仪伟。原因在于,我们在节目的设计上弱化了他们在节目里的题材属性主导作用,而把主持人变成管理员,把更多的权利留给参与者和观众。另外,在节目环节的设计中,我们把谈话的气场还原成互联网的社区,你会发现主持人是管理员,BOSS或选手是版主,其他的观众是拍砖的、顶的、灌水的,跟互联网的社区没有任何的区别。《波士堂》观察员的设计开创了谈话节目的先例。一般节目是由主持人来沟通,但我们找了三个观众的代言人,实现了多维互动和多角度交流。《谁来一起午餐》的麻辣脑库,他们可以从管理力、心理承受力、项目等各个方面来考察选手,又加入了温喜庆、赵雨润、李寻欢等职场红人角色,给节目带来了更多的看点。你会发现唯众传播出品的节目很少做一些硬性的宣传和推广,但在互联网的口碑却非常好。
若邻:你投入精力最大的节目是哪个?困难在哪里?
杨晖:节目本身都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想好了就开始做。每个节目我都会操心,特别是“出生”之前。当每个节目录第一、二期的时候,开录十分钟左右,我就会有感觉,这个节目成了!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档栏目——《波士堂》。当时公司还没成立,人也少,我每天带着导演蹭人家的办公室、会议室,还蹭人家的中饭。(笑~)
若邻:女性做总裁最大的优势和困难是什么?
杨晖:我认为职场是一个中性的地方。当然,男性管理者与女性管理者是有区别的。我倾向于比较人性化的管理,心太软,貌似要求很严格,但是要下手却很难。所以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哈哈。
若邻:你认为做一个优秀的媒体人在职场中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
杨晖:在职场中首要的是要爱你的工作,把职业当事业。第二,还要有梦想。媒体人一定要有传媒理想。这份工作不一定最赚钱,但是最能满足你的成就感。第三,品格一定要好,我最看重的就是诚实,能为别人着想,懂得感恩。
若邻:你的文章很感性。
杨晖:当然了,女人就是感性的。
若邻:你有哪些爱好呢?
杨晖:我向往的生活非常简单,就是吃得饱睡得香。我也跟别的女生一样,喜欢shopping,偶尔约朋友看话剧,喝下午茶,去郊外春游也喜欢,但机会都比较少。我对旅游的想往大多数停留在想象,也许在《智赢天下》里能得到稍许满足和舒缓。平时我多数时间是在与人交流或读读书。
转载自:若邻网《对话人生》
http://www.wealink.com/dialog/period/26?type=talklife&statf=pmail_2010-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