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迷信。不要迷信什么?不要迷信官府背景和社会地位。
近日,来自安徽的一伙骗子出现在北京火车站等附近的繁华街头,开着车牌为皖Bzc999的车,号称“总经理”和“秘书”,并携带黄山迎客松大酒店的名片,名片地址:黄山开发区188号,电话:0553-8815688传真:0553-8815689,手机:13500526622,他们借口来京送礼未成,又急于赶火车、班机等回老家,欲将价值千元的重礼“名茶”以百元贱价处理。一些市民信以为真,花高价买来名茶“黄山毛尖”后才知上了大当。
记者利用两天的时间,在北京站和崇文门地区,全程跟踪暗访,近距离接近“总经理”和“秘书”,向读者揭示其行骗的伎俩。
“总经理”街头贱卖“名茶”前天上午6时30分,记者来到北京站前广场。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记者就见到了9名穿着非常讲究、三两一伙的男子,提着装有茶叶礼品盒的方便袋,不时地靠近路人和旅客。在掌握了他们的规律和行动路线后,记者昨日进行了暗访跟踪,近距离接触了其中一伙骗子,揭开他们骗人的把戏。昨日上午7时15分,长安街与北京站前街交叉路口,两名“风度翩翩”的男子出现在记者视线。一名身材较胖,留着背头,身高一米七左右,腋下夹有一文件包;另一名身材较瘦,分头,高约一米七五,左手提有一棕色旅行包,右手提有一黑色方便袋。两人均是西装革履,打着领带,头发梳得锃亮,在行色匆匆的行人中显得很有老板气派。“要茶叶吗?”大步走来的“瘦子”打量了一眼坐在长椅上的记者A,便停下脚步,开门见山,地问记者。他的普通话里带有外地口音。“什么茶叶?”记者A问道。
这时,“胖子”也跟了过来,也是带有外地口音,两人把记者围了起来。“黄山毛尖。”“瘦子”一边把手里的黑色方便袋拎到记者面前,一边指着胖子给记者介绍,“这是我们总经理。我是他司机。”“胖子”及时给记者递了一张名片。上面写有“黄山海马宾馆总经理高明”,地址“黄山市太平路西街8号”,并留有办公电话、住宅电话、手机号码及网页、信箱等。“这茶是真的吗?”记者A表示疑惑。
“绝对正宗黄山产的毛尖。我们老家就是安徽黄山的。这是从老家买来到北京给别人送的,没找到人,急等着坐9点的火车回安徽。心想带回去也不方便,还不如便宜卖了。”“高总”边解释,边从文件包里掏出一张发票。“你看这是发票。我还能骗你吗!”记者A从“高总”出示的发票上看到单位名称上写有“海马宾馆”,售出的财务公章上则显示为“安徽芜湖”的一家茶叶公司。“这个我不能给你,我还得拿回去报销。”“高总”收回了发票。“高总”的“司机”把黑方便袋解开,露出写有“黄山毛尖”字样的精品包装盒,一共3盒,每盒装有两筒茶叶。“司机”热情地打开包装,向记者历数茶叶的“精美”。“我们是1盒400元买的,总共三盒1200元。你要是诚心要,半价给你,600元怎样?”记者表示价钱太高,问其能不能再低点。“你到底要不要?我们还要等火车。300元,怎么样?不能再便宜了。我一个总经理,在街头和你啰嗦这些都觉得丢人。”见记者没有买的意思,“高总”显得很不耐烦,“走!走!别耽误我们的事了。”连声催着他的司机离开了记者A。这时,另一名记者以路人的身份凑了过来。“你们是茶叶推销员?”记者B问道。见记者B有意,“司机”停住脚步。这时,转身走出很远的“高总”也转身回来,给记者B一张名片,同样显示了一下他那张发票。“300元,全卖给你!”“高总”很爽快。“我们老板不在乎这点钱,就是因为拿回去太麻烦。”“司机”附和着。记者B表示价格有些高。“200元,你全拿走!”“高总”已觉得自己亏了很多。记者表示还是不能接受。“100元,别说了,就100元!”“高总”拍板。“我就50元。”记者“一脸难色”。“走,走!不买就算了!”“高总”和“司机”顿时一脸失望,转身离去。
中年男子:上当只因骗子谎话逼真“高总”和“司机”并没有去乘坐火车的意思。他们没有去赶9点的火车,而是沿着北京站西街向崇文门方向走去。一路上,“高总”和“司机”没有闲着,看见穿着得体的人,他们就主动上前搭话,直到走到崇文门外大街新世界。两人似乎有些累了,停下来抽起了烟,但仍不时地向路过的人兜售。进行了短暂的休息后,两人转身沿原路往回走。迎头走来的一位60多岁的老人被他们拦住,几分钟的纠缠后,老人没有买他们的茶叶。“高总”和“司机”又继续向前寻找目标。“一看他的茶叶就不是好的,肯定不值这些钱。”老人说。一名中年男子在崇文门附近被他们拦住。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向中年男子表示着自己的“真诚”和茶叶的“高档”。十几分钟后,中年男子“终于”掏出两百元钱,递给“高总”,黑色方便袋换到了中年男子手中。正当记者想冲上前去,揭穿其骗局时,“高总”和“司机”冲男子摆摆手,进了附近的一家商场,转眼不见了踪影。记者陪同中年男子打开看似“精美”的茶叶筒,挑出上面的茶叶,露出来的颜色呈深绿色的茶叶,与上面的茶叶明显不一样。“他们编的谎话太像了!”受骗的赵先生一脸懊悔。“看他们的穿着不像是骗子,说话也很和气。而且上面的茶叶还很不错,总共1斤多,当时觉得200元很值。”说到受骗的原因,赵先生有些不好意思。
茶叶全是混装茶,每斤价格不超过20元上午9时,在北京站,另外两名男子“遭遇”到了北京站城管队员,茶叶还没有卖出去,就被城管队员查获。城管队员将茶叶摊在报纸上,向路人展示其用于行骗的劣质茶叶。经常在北京站拉活的司机赵师傅表示,最近这伙骗子经常在这里出没,他们旅行包里全是未包装的茶叶。每得手一次,他们都要到附近的隐蔽处,从包中取出茶叶进行包装,再次行骗。随后,记者和城管队员将茶叶送到北新桥吴裕泰茶庄进行检验。一名工作人员把男子兜售的茶叶倒出,发现是各种劣质茶拼凑起来的,其中还有很多陈茶,制作非常粗糙。包装上没有任何生产厂家和出产日期,标注的“黄山毛尖”也不准确,一般只有“黄山毛峰”的称呼。3盒6筒茶叶总共1斤左右,价值不会超过20元。马杰告诉记者,现在是春茶下来的季节,骗子正是利用这个时节进行欺骗的。他提醒市民和游客,不要购买街上兜售的茶叶,应该到正品的茶叶销售点购买。对于这样的骗子,城管部门根据“外地来京人员经营管理规定暂行办法”,没收茶叶,并给予500元以下的罚款。名片制造精心骗局下午,记者按照“高总”留下的名片,拨打“黄山海马宾馆”的固定电话,电话通了。“是黄山海马宾馆吗?”“是呀。你找那位?”接听电话的男子声音低沉。“高总在吗?”“他出差到北京去了,明天才能回来。”男子很快挂断了电话。记者拨打“高总”手机,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随后,记者拨通“高总”所留名片区号为0553的114查号台查询“黄山海马宾馆”,让记者吃惊的是,0553是安徽芜湖的区号,而安徽黄山的区号为0559。0553查号台小姐说:“别查了,我们这里是芜湖,没有黄山海马宾馆,他们的名片印错了。查黄山海马宾馆打0559114。”记者让0553查号台小姐查询名片上的提供的“黄山海马宾馆”的两个固定电话。查号台小姐向记者解释到:“你提供的两个固定电话号码都没有登记。我们老接到有人拨打0553的区号查询黄山海马宾馆,都快半年了。”记者拨通0559安徽黄山的查号台,接线小姐说,“黄山海马宾馆没有登记,最近我们也老接到有人查询这个宾馆的电话。”“黄山海马宾馆肯定是没有。”黄山市黄山区甘棠派出所孙指导员告诉记者。他了解情况后,很快安排人去查。孙指导员说,黄山市只有“太平西路”,没有“太平路西街”,而最近黄山市正在搞旧城改造,“太平西路8号”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电脑里还没有登记。黄山区有年龄相仿叫“高明”的男子,只是在一家银行工作,也不是什么宾馆总经理。记者查其名片上的网址,也不是海马宾馆而是草原明珠酒店,这家酒店却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孙指导员告诉记者,这是骗子精心设计的一个骗局。名片上的“黄山海马宾馆”及其在黄山市的地址纯属子虚乌有,宾馆电话是安徽芜湖的一个没有登记的固定电话,在另一端接听电话的显然是“高总”的“接应者”,以消除买茶叶人的怀疑。骗子特征1)均自称为安徽人;2)黑色或深蓝色西装,白色衬衣,扎领带,不管多冷的天气,以上穿着不变;3)一般是2-3人为一伙,一人冒充老板,其他的人则是秘书或司机,也有一人独自行骗的;4)理由均是从老家带的礼品茶因为种种原因送不出,自己不想往回带,而且急着赶火车或者飞机,要求便宜卖给你。有时一人还在一旁假装打电话,说已经订好了几点的火车或飞机;5)兜售的均是“黄山毛尖”。通常使用的道具是一个精美的标有“中国名茶”的绿色纸盒,纸盒里装有两筒茶叶。但纸盒和茶叶筒上均未标注厂址、生产日期和防伪条码等;6)名片上提供的电话有人接听,告诉你要找的人在北京,即将回来,施以缓兵之计。行骗路线:站前广场—北京站前街东侧人行道—长安街—北京站前街西侧人行道—北京站西街—崇文门—台基厂—王府井-中关村-西四环。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cbe75c0100avn8.html)-安徽人怎么这么多骗子?太没面子了!!_鸣不平_新浪博客
臭名“黄山毛尖”骗局闯入海口已有市民上当(图)http://news.hainan.net/时间:2009-12-2916:34:00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评论(9)
旺运发展先预测再企划国际先知
左罐表面铺着茶叶,右罐去除表面部分,下面全是茶渣。
日前,网民“有良知的人”在人民网海南视窗“百姓声音”栏目反映他在海口遭遇“黄山毛尖”骗局。经记者查询,该骗局在全国各地屡屡发生,因布局巧妙,行骗过程丝丝入扣,成为“千门”经典案例。没想到刚落地海口,就有市民入套,交了400元的“学费”。
如此好事?400元买回价值2400元“黄山毛尖”
12月29日上午,记者在当日行骗处新港路水岸长桥附近见到网民“有良知的人”本人徐先生。虽然事情已过数日,徐先生仍然愤愤不平,有些激动。徐先生介绍,12月27日上午,他在新港路水岸长桥附近等公交车,突然从港前路开来一辆“皖”字头安徽牌小轿车,从车两人,一名司机及一名西装笔挺的男子。
轿车停在徐先生面前,西装男子跟徐先生说有免费茶叶送他。看到徐先生有兴趣,西装男子进一步说,他们有4盒共8罐“黄山毛尖”茶叶,本来拿到海口送领导的,由于人不在,他们又急着返回安徽,茶叶不方便带,就想把茶叶“解决”掉。说着,西装男子拿出一张4盒茶叶共计2400元的发票给徐先生看,并让徐先生看着随便给点钱,就当买烟给司机抽。
徐先生说,他出于交个朋友、积点德的想法,给了对方400元。西装男子还出于感激给了徐先生一张名片,写有“中国黄山迎客松大酒店,安徽黄山市中山路16号,叶×旺,0553-88156××,138663616××”,并热情地说,说去黄山一定要找他。
市民上当,对方竟称是营销手段
之后,徐先生回到家打开茶叶一看,每罐茶叶除了面上铺着好茶叶外,底下全是晒干的茶渣。发现受骗之后,徐先生愤然在人民网海南视窗“百姓声音”栏目写下《海口有人免费送“黄山毛尖茶”行骗》,痛斥骗子行径。
据徐先生称,12月28日,他拨打了名片上的电话,对方确实是当时遇到的西装男子,但该男子表示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并未欺骗徐先生。
12月29日下午,记者佯装是曾经购买过茶叶的顾客,给“138663616××”叶×旺打去电话。对方表示已经不在海口,也没有多余的茶叶销售,对于记者提出的疑问“0553不是安徽黄山的区号,而是安徽芜湖”,以及“包装罐里多是茶渣”的疑问,对方表示“黄山、芜湖都一样,去了就能找到我”、“不可能是茶渣,绿茶就是这个样子”。记者称,这次购买茶叶的过程与网上常见的“黄山毛尖”骗局有些雷同,对方表示这完全只是巧合,茶叶可以放心喝。最后,叶×旺仍不忘热情地说:“到黄山一定记得找我!”
列数“黄山毛尖”全国各地骗局案例
红网“百姓呼声”,2006年6月21日,《亲历:我遭遇“黄山毛尖”的骗局》。“周五,我早上去涂家冲上班。经过公司楼下时,迎面走来操不标准普通话的男子,自称到长沙市拜访一位领导,由于领导不收带来送礼的三盒“黄山毛尖”茶叶,他们还要走访朋友,带在身上不方便,想要低价转手。他们边说边走到一辆小车旁,还给了我一张名片,印有“安徽黄山国际大酒店”副总经理‘张朝地’,还向我出示了1张3盒、每盒500元的发票。我当时不是很想买,但看那人很着急的样子,有点心软,还是看看再说。他拆开一个包装,当面给我验过了茶叶,觉得尚可。他于是说只要三百元就够了,问带了那么多没有,我身上有那么也没那么说,以防万一只说带了一百。那人犹豫了一下,并同意了,我看他那气势,还开着小车就没在意那么多了,即便是被骗了也就100元。最后,买了下来。到公司倒出茶叶,发现底层与表层的不一样,表层茶叶略白、短而整齐,看似正货,底层是长、墨绿色且像老叶,叶子微卷,像未加工过,还有一些树叶、树枝之类的东西、个别夹杂少许木屑。从冲泡后品尝看略有茶叶味道,但像是茶树老叶。我立即判断这是‘假货’或者‘劣质货’或是喝过的茶叶加工的。”
网易“一起贴”,2008年9月10日,《遭遇“黄山毛尖”骗局》。“今天早上,上班路上,当我路过苏苑饭店门口时,有两个中年男子满脸堆笑的从一辆停靠在饭店门口的轿车里下来,拦住我说:我们这里有几盒茶叶,是来苏州送礼用的,领导出差了,没能送成,不想带回去了,你随便出点钱,就给你了,反正是公款买的,我们可以回去报销。正在我犹豫之时,车上有下来一个穿着很得体的中年男子,自称是黄山国际大酒店的总经理,并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中国黄山国际大酒店总经理吴向荣。‘吴总’很诚恳地说:我们是来拜访苏州市旅游局某某领到的,不巧的是他出差了,这些茶叶600块一盒,现在六盒只收你一盒的钱,给他两个每人买条烟就可以了,指了一下先下车的两个‘跟班’,并向我出示了发票:‘这么多茶叶拿着坐飞机也不方便您就当帮了个忙。’这时,一个男子从车上拎下来两个精美的塑料袋,从其中一个袋里取出一盒茶叶打开让我看。茶叶看上去还不错。看他们态度很诚恳,倒弄得我有点如果不‘帮忙’面子上很难过去似的。心想:没有谁会开个小车来骗这几百块钱吧,就同意‘帮个忙’了:给了他们600块钱。这几个人把茶叶给我后就急匆匆的开车离开了。拿着茶叶回办公室的路上就隐隐感觉不对,到了办公室,先是在网上查了‘黄山国际大酒店’的电话,打过去找吴向荣总经理接电话,对方的回复是:没这个人,报了名片上的座机号和的地址,酒店小姐说,不是这个区域的电话。这时我就知道自己真的被骗了。随即按名片上的手机号打过去,发现手机是关机状态。我打开茶叶包装盒,发现,每盒茶叶除表面有一点看上去还不错的茶叶外,下面的简直就是一些树叶!今天这个当上大了!”
厦门小鱼网“鹭岛民生”,2008年1月4日,《思北天虹商场门口被骗!黄山毛尖的骗局》。“老爸今天下午在思北天虹商场门口遇到了两个自称是从安徽来厦门访友的两个男人,开着一辆不错的车,一个从车后箱拿出一包黄山毛尖,说他们来找什么老首长,本来要送老首长的,没有找到人,又不想带回去。就地低价转卖了。还给我爸看了发票,总共是3000多块。我爸本来说不要,他们说帮帮忙,不然全部送给你,你随便给点钱就行。还递了一张名片过来,上面有公司名称:黄山外事局旅游公司,王杰总经理。我老爸跟他们说身上没有带那么多现金,他们说不然你有带多少就给多少吧。我老爸看着他们打开了其中的一包,感觉还象是茶叶,闻起来还挺香的。就说只带了四百块钱,你们看行不行?他们说没关系,就算送你了。回到家,老爸还得意的不行,以为自己捡了便宜,后来上网一查才发现,这伙骗子居然在全国各地行骗了很多地方!那些茶叶全都是劣质茶叶。还有一些竟然是把一些树叶喷上茶叶的香味来冒充的!”作者:吉羽
作者:天_旱提交日期:2010-1-1916:21:57楼主
本人在无锡工作,下午在银行办完事情回来,在新区中益酒店门口被4个人叫住,他们从车上下来,说在无锡办事送礼,带给客户6盒茶叶,结果客户不要了,准备处理掉,茶叶是顶级的黄山毛尖,金额在3000元,并把发票给我看了一下,其中一人还拿出名片,说是老共产党员,工会书记,结果本人信以为真,最后以500元买了六盒茶叶,回来后查了一下,发现被骗的已经很多人了,以下是在网上收集的各路信息:
在北六里桥附近,来了两个安徽的,带安徵的土特产市里领导拒收,皖市天都峰茶厂生产的"黄山毛尖",说不要你买,要不你去买一条当地的一条好烟交换,也就一贰佰元钱.在加上开牌车,本人发了善心(因为我有战友是安徽的),就相信了他们,发票是1600元,后来100元买了六盒.从北回来,上网一看,懊悔不已,惊呼上当被骗了.看来以后出门,不能在有善心.
地点上海天山路莫泰168门口
共3人:1司机1年轻瘦高个,1中年骗胖,矮个,脸色发黑,抄着安徽口音,:开着别克车(估计是骗了这么多年有积累了),名片联系人:苏中华,工商银行黄山支行信贷部主任,电话:0553-8811531手机:13482050500,说是送礼,人不在着急办事,安徽毛峰,便宜处理,近似于哀求你帮个忙交个朋友,后来我心一软200买了4盒8桶,再有遇到的通知一声,暴揍他们一顿,或扭送到派出所,我出差到上海来不及报,不能让他们再骗下去了,谢谢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