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利”何以是独苗
南非世界杯正如火如荼,尽管没有中国队的身影,很多人依然为它着迷。作为一位非专业的资深球迷,我在聚精会神地欣赏赛场上的动静时,眼睛的余光还注意到了场边外的中国元素:“中国英利”在滚动着的电子广告牌上一枝独秀地灿烂着,寂寞着。
说到本届世界杯的中国元素,很多人掰着指头数着,球衣、球网、球哨、球鞋、球袜、空调、坐椅、吉祥物、各国国旗以及部分比赛用球,甚至连苍蝇一般的“呜呜塞拉”,据说大部分也是中国制造。深圳一家公司为赛场提供安全门,也让深圳媒体激动了好一阵子。但是,南非世界杯赛场边电子广告牌上,只有“中国英利”一家中国企业,这是不争的事实。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又是足球运动的顶级赛事,吸引全球目光,正因为其独特的魅力和抓人眼球的魔力,世界杯赛场边的电子广告牌历来成为商家必争之地。电光闪烁之间,弥漫着商品竞争、产业竞争、品牌竞争的硝烟。一些世界著名的品牌,如索尼、VISA、FTB、FNB甚至麦当劳,绝对不会放弃这次展示的机会。
可这些品牌的中国对手,却心甘情愿地让出这块阵地。前不久银联与VISA为信用卡发生争论,在国内媒体上取得道德优势,可世界杯开幕式上,我们见到了VISA的蓝色全场广告,而根本看不到中国银联的身影。用心的企业家比谁都明白,赛场广告一方面强化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取悦观众使品牌获得更多人心理认同,也许,有特权庇护的中国银联不屑于此吧。
再说到中国电器消费制造企业,海尔、联想够得上牛气冲天,可索尼在南非打出的make.believe,一下子就让他们的中国对手黯然失色。人们这才知道,这个行业的真正大佬原来还是索尼。特别要提的是联想,重金买下IBM本是商业并购中的得意案例,往届世界杯上都能见到IBM潇洒而略带张扬的标志,可本届世界杯上它却销声匿迹。短短几年,这个世界知名品牌已被折磨得面目全非。
说实话,在看到电子广告牌之前,我从没听说过“中国英利”,搜索资料才知道这家位于中国保定的民营企业是一家绿色能源公司。今年2月,“英利”成功地与国际足联签署协议,成为南非世界杯的全球官方赞助商。总共64场比赛,“英利”在每场90分钟的比赛里有8分钟的滚动播放广告时间。这不仅是中国首家获得世界杯足球赛全球赞助权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的赞助商进军世界杯,由此可见“英利”做大品牌走向世界的抱负。
绿色环保、民营、品牌抱负,“英利”代表了中国企业未来的方向,而它的创举,又恰恰反证了中国企业、中国品牌的尴尬。前段时间,我们津津乐道中石油、中国工商银行、中石化、中国移动在全球500强如何独领风骚,可这些“共和国的长子”们,这些习惯于通过垄断地位赚取利润的高手们,也许打遍国内无敌手,但一旦离开特权的保护,放在世界级的市场天平上,就能称出它们的份量,就知道它们究竟能走多远。(版权所有 擅用必究)